2023-10-26 15:13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謝忠翔 劉筱攸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階段,廣義上的養老金融產品可分為養老產品和個人養老金產品兩大類,二者皆屬于長期限產品。
10月26日是《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實施一周年的日子。過去一年,養老金理財、養老金基金、特定養老儲蓄等個人養老金產品規模快速增長。
受前期投資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的影響,截至10月25日,內地19360只公募基金中約89%的產品在過去一周收益率為負。與此同時,各類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收益率如何實現穩健增長、保障居民養老投資需求,成為公眾熱切關注的話題。
證券時報記者盤點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可投資的“養老金理財”和“養老金基金”,兩類產品呈現三大差異:一是當前養老金理財收益率全面勝于養老金基金;二是養老金理財的費率優惠程度也優于養老金基金;三是兩類產品的權益類資產持倉差異較大,導致二者業績表現迥異。
養老金基金遜于理財
目前階段,廣義上的養老金融產品可分為養老產品和個人養老金產品兩大類,二者皆屬于長期限產品。
狹義上的養老產品,即個人養老金制度下,投資者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的養老金理財、養老金基金、特定養老儲蓄以及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每個年度各類產品在12000元范圍內可享受免征個人所得稅,因此這些產品也被稱為稅優產品。
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梳理,截至10月25日,個人養老金基金、養老金理財產品分別達167只、19只,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則擴容至78只。總體對比可見,在最受市場歡迎的養老產品中,養老金理財和養老金基金的業績呈現較大分化。
Wind數據顯示,市場現存的167只個人養老金基金中,絕大多數產品過去一周的收益率亦告負。今年以來,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僅有6只;拉長時間來看,成立以來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僅有5只。
在存續的個人養老金基金中,按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看,共有158只產品實際表現為虧損。其中,虧損幅度在10%以上的產品共有40只,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虧損幅度大于5%的產品則多達87只,占比過半。虧損幅度排名前三的產品虧損幅度分別為16.08%、15.53%、15.24%。
與之相比,銀行理財公司推出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表現明顯更為穩健。截至10月25日,全市場19只養老金理財產品中,今年以來全部實現正收益。與成立時間較晚因素相關,19只養老金理財產品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也全部為正。
具體來看,上述19只產品成立以來收益率在0.2%~5.5%之間。業績排名第一的產品是由農銀理財推出的“農銀同心·靈動360天L”,成立以來收益率達5.46%;緊隨其后的是中銀理財旗下的兩款產品,收益率分別約為2.99%、2.95%。
招商證券(14.020,0.03,0.21%)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此前發布的研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11家理財公司共存續51只養老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5.05%,所有產品均錄得正收益。相較之下,彼時存續的237只養老目標基金,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僅為0.13%。
銀行理財有低費率優勢
養老金理財和養老金基金的差異還體現在管理費率上。整體而言,養老金理財的手續費和管理費大幅低于養老金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有據可查的18只養老金理財產品的管理費率主要集中在0.05%~0.2%區間,平均管理費率為0.12%,中位數為0.15%;托管費率集中在0.015%~0.02%區間(僅有一只為0.045%),平均托管費率為0.018%,中位數為0.015%。
養老金基金方面,截至10月25日,167只養老金基金的管理費率大多集中在0.3%~0.5%區間,平均管理費率為0.37%,中位數為0.3%;托管費率集中在0.075%~0.1%區間,平均托管費率為0.084%,中位數為0.075%。
將范圍擴大到整體的養老目標基金和養老理財產品來觀察,截至目前,237只養老目標基金(僅統計主份額)平均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為0.74%、0.17%,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中位數分別為0.8%、0.15%。而51只養老理財產品平均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分別為0.08%、0.02%,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中位數分別為0.10%、0.02%,從手續費和管理費來看均遠低于養老基金。
綜合而言,無論是養老產品還是養老金產品,銀行理財的業績全面勝于養老基金,費率也遠優惠于養老基金。
權益類資產占比也懸殊
兩類養老金產品的差異不僅體現在業績表現和費率上,在資產配置方面,養老金理財穿透后的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比例,也顯著低于養老金基金產品。在年內權益類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也造成了兩類產品收益率的分野。
證券時報記者查看了多只養老金理財產品和養老金基金的最新業務運作報告,以中郵理財發布的某只養老金理財產品為例,穿透后的資產投向顯示,現金及銀行存款占產品總資產的比例為9.99%、債權占77.72%,而權益類資產僅占1.58%。另一只由農銀理財推出的產品,其底層資產顯示,穿透后的債權類資產占比為39.25%,權益類投資為31.2%,其中公募基金占比12.27%。這些養老金理財產品的前十大持倉資產里,無一項資產是股票,多數投向二級資本債或優先股。
反觀養老金基金,以民生加銀基金推出的一款成立以來虧損幅度達13.26%的產品為例,由于該產品是FOF型基金,其投資組合中多達80%都是來自公募基金份額,這也與該產品采用目標日期策略密切相關。不過,隨著該產品所設定目標日期2040年的臨近,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將逐步降低,并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