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09:47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單的減少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受產品形態調整影響。5年后開始返還保費,定位為長期儲蓄,而非對應大家的短期理財需求。二是保險公司出于風險控制考慮,大多下調了定價利...
由于壽險保單的長期性,保險業務受到疫情影響的不僅限于新單,還包括往年期交業務的續期,目前已有個別大單客戶出現續交保費困難問題。不過,由于大單業務占比極低,加之險企調整續期業務的交費政策,盡力降低疫情對保單繼續率的影響,業界預期疫情對續期業務整體影響有限。
大單客戶續交保費困難
“原來存年金的,特別是交錢比較多的企業主可能會交不上保費。”一位外資險企代理人對證券時報記者稱,疫情對保險的影響,除了提升保障險銷售外,可能還包括影響大單年金的續期。
他表示,大單客戶續交保費成問題的情況,目前已經開始出現,并預計可能會在年中的時候有更明顯趨勢。
所謂大單,各家壽險公司并無通行的行業標準,一般指的是年交保費50萬以上的保單,多為年金類保單,是衡量年金等理財型業務銷售景氣度的一個參考指標。
此前,大單的減少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受產品形態調整影響。5年后開始返還保費,定位為長期儲蓄,而非對應大家的短期理財需求。二是保險公司出于風險控制考慮,大多下調了定價利率,諸如此前幾年定價利率4.025%的年金產品,明顯減少。
某銀行系險企續期業務負責人表示,對續期業務的考核指標為保單繼續率,疫情對繼續率也有一些影響,目前看不同險種的保單繼續率下降幅度在5~10個百分點。
多舉措補救影響可控
“要評估疫情對續期的影響,還要等一段時間,目前還看不完全。”受訪的一家大型險企分公司高管表示。
上述銀行系險企人士也表示,雖然保單繼續率有所下降,但仍遠高于各產品精算假設的繼續率,因此續期業務受到的影響還是可控的。
綜合受訪的3家大中型險企高管觀點,年金續期受影響應是個別情況,目前預計疫情對續期的整體影響有限。
一方面,經歷了回歸保障的轉型后,險企業務以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型業務為主,其中年金雖然不少,但大單不再像往年那般頻現,大單業務其實占比不高。從結構上看,可能極個別人會有壓力,但年金業務只是客戶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占比不大,甚至是較小的部分。
另一方面,即使個人客戶出現現金流問題而暫時不能交納保費,在經過一兩個月的寬限期后,也可能恢復交費能力。同時,年金也可以提供保單質押貸款功能,為客戶現金流形成補充。目前多地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相信經濟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個人的流動性管理能力。
同時,保險公司業務考核體系中,除了新單指標以外,也包括續期或繼續率指標。記者采訪了解到,險企還積極采取多種措施,降低疫情對續期影響。
對于受疫情影響交費從而接近失效期的保單,特別是在遠郊縣或對手機銀行操作不熟悉的年齡較大客戶,有保險公司制定了續費期延長的特殊安排。在原來的保單60天交費寬限期之外,進一步延長保費交納的時間,作為疫情時期的特殊處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