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08:5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陳其玨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關系到中俄合作和國家能源安全的一條能源戰略大通道,該管道的中段和南段未來還將陸續投產,將經我國東北至華北最后通到上海,給東北振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帶來重要支撐。
經過5年建設,備受矚目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2日正式投產通氣。這標志著全球最重要的兩個天然氣供需國歷史性地開始合作。
作為關系到中俄合作和國家能源安全的一條能源戰略大通道,該管道的中段和南段未來還將陸續投產,將經我國東北至華北最后通到上海,給東北振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帶來重要支撐。
記者從中石油集團獲悉,中俄東線是我國首條采用1422毫米直徑、12兆帕壓力、X80高鋼級的長輸天然氣管道,也是單管輸量最大的跨境長輸天然氣管道。管道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我國黑龍江省黑河。其中,我國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9個省(區、市)。2020年,該管道輸氣量約50億立方米。隨著今后中段和南段的陸續建成投產,輸氣量將逐步提升至每年380億立方米。
中俄東線跨境段由中方施工,是我國首條穿越國境的盾構隧道。而中俄東線俄方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約3000公里,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2200公里。
中石油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中俄關于天然氣管道的談判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中俄兩國簽訂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但直到2014年5月21日,中石油集團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才終于結束馬拉松式的談判,在上海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期間整整跨越了20年。
20年間,中俄兩國領導人都高度重視能源領域合作,每一次中俄雙方最高首腦會晤,對有關能源方面的核心問題、關鍵走向都給予重要指導。中俄東線通氣后,中俄西線和中俄遠東線未來都有提上議事日程的可能。
“中國的四大能源戰略通道——西北、西南、海上、東北,前三條都已基本建成,此次中俄東線通氣意味著最后一塊拼圖也已完成,整個進口能源供應體系終于構建完畢。”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所研究員徐博說。他認為,這條管道將改變東北缺少足量氣源供應的現狀,有助于東北振興,帶動工業、交通等相關產業發展。
中俄東線全線建成后還可與西氣東輸、陜京系統、東北管網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對加快形成“全國一張網”格局意義重大,有利于提高資源的靈活調配能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