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09:39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任小雨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重組+業績雙重優勢的支撐下,近期機構對軍工股的關注度開始上升,近30日內共有51只軍工股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光威復材(6家)、鋼研高納(5家)、法蘭泰克(3家)、中航沈飛(3家)、日機密封(3家)、高德紅外(2家)、久立特材(2家)和菲利華(2家)等8只半年報預喜股近期機構看好家數均在2家及以上。
7月15日,滬深兩市股指低開低走,隨后出現探底回升走勢。值得關注的是,軍工板塊集體走強,整體上漲2.41%,有169只成份股股價實現上漲,占比近九成。
個股方面,中國應急、航新科技、中國衛通等3只軍工股當日收獲漲停,中光防雷、中國船舶、中船防務、中國長城、全信股份、晨曦航空、北方華創、深圳新星、高德紅外和華伍股份等個股7月15日漲幅也較為顯著,均達到5%以上盡顯強勢。
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資金的熱捧。7月15日,逾19億元大單涌入112只軍工股。其中,有25只個股資金凈流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中國衛通、中國長城、航新科技、北方華創等4只個股當日均受到5000萬元以上資金搶籌,中國應急、中國衛星、中直股份、浪潮信息、中國船舶、高德紅外、內蒙一機、中航飛機、中航高科、中國重工等10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2000萬元以上,另外,興森科技、中船防務、三角防務、航天信息、機器人、洪都航空、威海廣泰、海特高新、航天長峰、上海瀚訊、任子行等個股7月15日也獲得超過1000萬元的大單資金青睞。
利好消息面上,近期軍工資產證券化不斷加速推進。日前,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發布《關于控股股東籌劃戰略性重組的公告》稱,上市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通知,中船集團正與中船重工集團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準。
近日,航發動力也發布停牌公告,公告顯示,擬引入國發航空發動機產業投資基金,對全資子公司黎明公司、黎陽動力、南方公司進行增資,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增資完成后,公司擬向國發基金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標的公司少數股權。
此前洪都航空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零部件制造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與關聯方洪都集團導彈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進行置換。公告顯示,置出資產評估值為22.08億元,置入資產評估值為13.62億元,置出資產與置入資產的差額8.46億元將由洪都集團以現金方式向洪都航空補足。
對此,招商證券表示,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大潮來臨,有望不斷加速推進。首先,從政策層面看,近期行業資產證券化相關政策較為密集。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雙百行動、多部門發聲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等;其次,從產業層面看,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仍存較大空間,相較國外,目前國內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率整體仍偏低。第三,從相關支持來看,混改相關國資基金陸續成立,助推行業資產證券化。第四,從產業推進情況來看,軍工企業資本運作密集,包括核心軍工資產整體上市(如中航沈飛、內蒙一機)、科研院所優質資產證券化(如國睿科技),洪都航空擬以航空零部件業務置換洪都集團導彈資產等。
優良的業績表現或是軍工板塊集體走強的重要動力。《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7月15日,已有101家軍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半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62家,占比逾六成。其中,東土科技、通達股份、晨曦航空、華力創通、大立科技、通合科技、東華測試和光啟技術等公司均預計2019年半年報凈利潤同比翻番。
在重組+業績雙重優勢的支撐下,近期機構對軍工股的關注度開始上升,近30日內共有51只軍工股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光威復材(6家)、鋼研高納(5家)、法蘭泰克(3家)、中航沈飛(3家)、日機密封(3家)、高德紅外(2家)、久立特材(2家)和菲利華(2家)等8只半年報預喜股近期機構看好家數均在2家及以上。
對于板塊的后市表現,中國銀河證券表示,“成長+改革”依然是貫穿2019年軍工板塊投資的主要邏輯,隨著以兩船合并為代表的國企改革進程加速,配合重大資產重組政策松綁,軍工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重組整合潮,并將有力的推進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率的提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