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可以認為是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它將不同屬性的元數據塊添加到一條用時間戳組織的數據鏈上。借助不同的共識機制,已經加入到鏈上的數據將變得幾乎不可更改。
區塊鏈所謂的開源,也許并不是像你想的那個樣子
2015年之前,大眾所了解的唯一區塊鏈應用只有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由一位匿名為Satoshi Nakamoto的程序員于2008年創建,它也是第一個全球廣泛使用和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
比特幣軟件可以運行在任何一臺普通個人電腦上,比特幣的靈魂是它的賬本數據與賬本寫入機制,并且賬本寫入機制也在不斷強化賬本數據的安全性。其中賬本寫入機制由一個開源社區來實現,當然這個開源社區也負責優化寫入機制。
如果說用戶是維持項目生存的營養物質,礦工是項目的血與肉,那么開源社區便是整個項目的靈魂設計師。
開源社區一般由擁有共同理想與目標的人組成,他們根據一套公認的協議來維護軟件源代碼,由于開放源碼是由散布在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所維護的,開源社區就成了他們溝通交流的必要途徑,其中Github社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開源社區。
開源社區的最主要特征是:團隊協作、個體平等、主動貢獻,這也是開源所體現的精神。
開源社區也允許每一個人參與其中,而個體參與開源社區的開發,一方面可以使個體得到鍛煉成長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決開源項目所遇到的技術問題。
所以開源的本質是共享,包括技術和信息,信息承載了社區的集體意志,而技術則用于將這種思維變成某種執行規則,因此開源更深層次的意義實際上是實現了共識。
外加開源軟件的代碼可以被任何人閱讀,正因為這個網絡的公開,才能聚集大量的信任。
甚至區塊鏈的源代碼必須是開源的,但僅是開源還不夠,隨著生態系統持續成長,項目應該持續滿足用戶的需求,只有匯聚共識并不斷體現在整個生態中才可以保證開源項目的健康發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區塊鏈的開放本質被認為是創新和變化的源頭,它也被認為是一種治理形式:代碼治理,用戶期望運行的任何一種解決方案,都應該包含他們認為的整個網絡應該包含的功能和方法。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