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8 11:11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該技術可有效組合傳統處理和膜處理治污工藝,為排污企業和環保公司提供獨特的以技術為核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不但可以解決傳統治污技術瓶頸,還可較大程度降低傳統治污成本...
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由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Z.000881 中廣核技)建設、全球最大的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項目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冠華針織廠建成投運,該項目實現了7臺電子加速器聯機運行,日處理廢水量達3萬噸,為中國乃至世界工業廢水綜合治理提供了一種解決途徑及一個案例標桿。此舉標志著我國自主創新的電子束治污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并邁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
該技術可有效組合傳統處理和膜處理治污工藝,為排污企業和環保公司提供獨特的以技術為核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不但可以解決傳統治污技術瓶頸,還可較大程度降低傳統治污成本。
該項目正式投運前的試運行數據顯示,項目印染廢水化學需氧量(COD)從200mg/L降到50 mg/L以下,色度從80至100倍降到10倍左右,且不返色,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及地方直排標準,廢水回用比例達70%,每年可節約用水450萬噸,減少COD排放1000噸,相關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均符合預設目標。“根據項目運行數據測算,引進電子束技術后,一方面使得后端工業RO膜(工業用反滲透膜)使用壽命提高了至少50%,另一方面提高了膜濃水可生化性,每年節約成本至少1000萬元。”中廣核技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明表示。
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由中廣核技、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聯合研發。在雙方多年共同努力下,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實現了世界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裝備和處理工藝,并制定了全球首個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應用領域技術標準,填補了國際標準空白。
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隨著中國水環境治理標準和要求升級,治理門檻也將提高,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我國水環境治理需求進一步釋放,市場也將向掌握更高門檻治理技術的優勢企業集中。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能夠適應復雜的水質變化,尤其是在難降解廢水和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廣泛適用于印染、造紙、化工、制藥等各行業廢水處理,水質復雜的工業園區廢水處理。
中廣核技以“核技術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安全”為使命,并在2019年制定發布了“A+”戰略。核環保業務是其“A+”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述電子束治污項目正式投運標志著該公司邁出了電子束治污商業運營第一步。據近期發布的公告,為豐富商業模式加速推廣、迅速完善行業資質、建立和培養專業團隊,中廣核技擬出資5350萬元通過受讓股權和增資方式獲得四川國清源95%的股權(其中:650萬元受讓原股東69.774%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后再以現金方式增資4700萬元)。公司認為,通過本次收購,公司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迅速地切入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營等領域,實現環保整體工藝一體化及商業模式多元化,形成以我方電子束輻射技術為主導的模式,有利于保持電子束輻照技術的領先優勢,逐步由設備供應商向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帶動加速器業務快速增長,擴大核環保市場份額,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利于賦能傳統環保企業,助力我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國環保產業整體競爭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