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12:14 | 來源:半月談網 | 作者:俠名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高額傭金等手段,將全行業鏈條的明天緊緊攥在自家手心,這種做法既不厚道也不明智,畢竟平臺的運營發展和盈利創收,都離不開餐飲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春天來了,餐飲業千千萬萬就業者翹首以待的“報復性消費”,卻遠未到來。疫情之中,外賣平臺一頭連著持續“戰疫”的消費者,一頭連著千千萬萬餐飲企業,已經成為全行業的新型基礎設施,也是餐飲業支撐下去的希望所在。如果說過去的外賣配送服務是餐飲行業的一項“互聯網+”增值服務,那么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其重要性被無限放大。
令人意外的是,在一些地區,外賣平臺并未給苦苦掙扎的餐館老板們帶來渡過難關的希望,反而因其壟斷亂象給餐飲業造成了新的困難。近日,繼多地餐飲企業發文直指外賣平臺高傭金、涉嫌壟斷經營之后,廣東省33家餐飲協會聯名“杠”上美團,發交涉函要求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降低外賣服務傭金。函中提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至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傭金最高達26%。
從廣東省餐飲協會反映的情況來看,“獨家合作限制”與“高額服務傭金”,正成為餐飲業依靠外賣平臺復蘇的兩大難關。目前城市的煙火氣正在恢復,但餐飲企業的訂單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于外賣訂餐服務,堂食顧客、線下營業額遠未恢復疫情之前水平。因為擔心營業后入不敷出帶來更多損失,很多餐飲老板甚至表示不愿復工。此時的獨家合作限制,攔截了部分其他平臺的消費者,對復工商家的銷路形成了限制,提升傭金扣點比例也降低了餐飲企業的盈利信心,在某種程度上掣肘了餐飲企業的復工復產進程。
復工復產是各行各業相互依存的一盤棋,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當下餐飲企業能否順利復蘇,不僅關系到餐館從業者,更攸關供應鏈前端的種植業、養殖業以及食品加工業,關系到“三農”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占據壟斷地位、把控流量出口的外賣平臺,絕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采取排他性競爭、高額傭金等手段,將全行業鏈條的明天緊緊攥在自家手心,這種做法既不厚道也不明智,畢竟平臺的運營發展和盈利創收,都離不開餐飲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實際上,承擔社會責任、助力復工復產,是行業龍頭應當具有的社會格局和企業擔當。美團作為外賣平臺中的領軍企業之一,既往積累的用戶群體和合作商家,都為其賦予了平臺優勢。疫情中的餐飲業困難重重,此時進行排他性競爭、提升商家傭金,無疑是濫用既有優勢、不負社會責任的錯誤選擇。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平臺經濟雖然是“贏家通吃”,但從根本上仍需以法律為依歸,以用戶為核心。據報道,美團4月13日就高傭金質疑作出回應,稱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至20%之間,已經啟動了部分對商家的補貼措施,疫情期間平臺也面臨巨大的虧損壓力,并表示接下來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家懇談會,更針對性地推出相關幫扶措施。
行勝于言。美團等外賣平臺究竟能否為餐飲企業疫中生存打通行業痛點,與上游農產品生產、餐飲企業實現攜手共贏?后續還需要繼續觀察。可以肯定的是,流量越大,責任越大。唯有外賣平臺認識到并履行好社會責任,承擔好新時期行業基礎設施的平臺職能,才會迎來全行業真正的春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