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09:4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湯翠玲 宋薇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產業的協同發展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基礎。根據《方案》,到2025年,江蘇將基本建立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研發投入強度達3%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
江蘇省人民政府4月1日正式發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為江蘇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了“任務書”和“路線圖”。
全文來看,《方案》共分為總體要求、區域聯動、重點任務、組織保障四個部分,明確了江蘇需要落地落實的重點任務、重要事項、重大政策共60條,全面推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區域市場、綠色發展、公共服務以及省內全域等“六個一體化”。
基本建立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產業的協同發展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基礎。根據《方案》,到2025年,江蘇將基本建立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研發投入強度達3%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8%以上。
“在推進產業創新一體化方面,重點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體系和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推動與上海科創中心、金融中心緊密對接、互相支撐、共同發展。”江蘇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楨4月1日解讀稱。
在“科創+產業”道路上,未來江蘇將加強基礎性、戰略性關鍵技術研發,組織實施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和前瞻性產業技術創新專項,集中突破集成電路、物聯網、人工智能、車聯網、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一批卡脖子問題。
在高端服務經濟方面,《方案》提出將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擴大健康養老、旅游休閑、體育健身以及教育培訓等社會服務有效供給,協同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務業集聚區和創新平臺。
力促長三角核心城市間1小時通達
在構建區域發展格局方面,《方案》稱將主動服務、積極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充分集成江蘇優勢,加強與浙皖戰略協同,深化“1+3”重點功能區建設,在長三角一體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體化發展。
“我們初步考慮有兩個階段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到2035年,基本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長三角區域內2小時覆蓋、長三角核心城市間1小時通達、都市圈1小時通勤,貨物經由江蘇口岸快速直運主要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惠先寶說。
為此,下一階段,江蘇將重點推動交通運輸“五個一體化”,實施“十二項工程”。其中,在空域方面,《方案》提出將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未來,江蘇將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該機場將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重要組成部分。
在港口航道建設方面,《方案》具體規劃稱,未來將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并深化滬蘇長江口港航合作,推進蘇州(太倉)港建設上海港遠洋集裝箱運輸的喂給港,推進南京港、蘇州港、連云港港、鹽城港、南通港等重點港區進港鐵路規劃和建設。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如何厘清原有制度障礙,《方案》給出了答案:要合力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創新重點領域一體化發展制度。
根據《方案》,示范區未來要探索建立統一編制、聯合報批、共同實施的規劃管理體制,共同編制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
其中,在土地管理方面,爭取授權會同有關地區探索建立跨區域統籌用地指標、盤活空間資源的土地管理機制,建立統一的建設用地指標管理機制。建立要素自由流動制度,統一企業登記標準,實行企業登記無差別辦理,制定統一的成果轉移轉化支持政策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