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03:57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彭妍 余俊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融體系的演化和金融市場的深化不斷繼續,目前中國迎來了新機遇,中國金融市場不僅迎來了新證券法,還放開了外國企業的準入,他們可以獨資設立、控股金融機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維持市場的穩定。
3月16日,由中國資本市場五十人論壇和百度聯合主辦的抗疫系列公益演講邀請了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高堅發表直播演講《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
作為我國債券市場的奠基人,高堅對金融風險有著非常深刻的洞見。他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還有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新基建”將是疫情之后我們面臨的新機遇。而疫情以后拉動經濟的發展,主要看各地政府的專項債券、專項投資,同時大資管和財富管理也是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
金融科技是未來金融發展的機遇
高堅表示,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形勢持續向比較好的方向發展,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疫情和金融其實有著密切關系,它的影響遠遠超過了金融危機。
高堅指出,就目前歐洲和北美的情況來看,尤其是歐洲,健康危機可能會引發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會導致金融危機,還可能導致政治危機,這些都是潛在的風險,但是從最近幾天歐洲各個國家采取的行動看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視程度明顯比之前高,大多數民眾也意識到了風險,基于此,高堅認為歐洲總體來說可以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高堅認為當前金融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主要是金融科技的發展。他強調,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從英國開始傳到美國的金融革命,直到美國的次貸危機才告一段落。金融革命使金融產品多樣化,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創新,推動了金融不斷向深化發展,所以能有金融生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效率、勞動生產率,支持科技發展到今天。
但是到了2007年年底美國的次貸危機發生時,原有的放松金融管制、創新、品種多樣化已經走到了盡頭。而我們目前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就是金融科技。
這些年金融科技在中國有了很大的發展,比如大數據、云計算、AI、5G還有區塊鏈技術正被廣泛地應用。區塊鏈技術最初是為比特幣量身訂做的,但是這個底層技術其實更適合金融,所以區塊鏈技術可以與大數據、云計算、5G通信等各個領域結合起來,推動金融科技和金融革命的發展。
不可忽視的是,在這次的疫情防控中,數字工具發揮了其重要作用。包括健康碼、遠程醫療、在線辦公、企業“碼上復工”等數字工具被廣泛的應用,從政府決策部署,到企業復工、社會運轉,數字“基礎設施”的功能都是非常突出的。
此外,疫情的出現,使第三產業更多地向線上發展,物流業也會有新的發展,還包括互聯網金融、電商等領域也會有迅速的發展。新的數字經濟,會走得更快一些。加工業等會更多地向裝備工業和新興科技領域發展。
疫情過后中國經濟如何恢復和發展
金融體系的演化會導致金融市場的深化。高堅指出,金融體系的演化和金融市場的深化不斷繼續,目前中國迎來了新機遇,中國金融市場不僅迎來了新證券法,還放開了外國企業的準入,他們可以獨資設立、控股金融機構。這些年,在金融領域中比較成熟、技術含量高的金融機構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后也會增加對中國市場的競爭,通過競爭和引進新的技術,原來發展緩慢的領域能夠得到快速發展。
對于市場方面的新變化,在高堅來看,標準化市場方面,在貨幣政策寬松后,債市、股市會短期向好,特別是新證券法實施后,中國股市在中長期的機會更大。而非標準化市場將會更健康,有些領域從非標準化向標準化的轉化,主要通過ABS、保理、供應鏈金融等實現,這些領域也會迎來新的機會。
高堅認為,首先,要重視疫情對金融的影響。疫情過后中國經濟如何恢復和發展?金融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在高堅看來,金融是要先行,金融要發展,金融市場、金融體系、金融生態不可少。其次,中國經濟的希望不僅僅是科技發展,雖然新經濟領域占15%—30%,發展的比較快,但是金融市場效率相對低,如果將金融市場效率提高一倍,經濟增長速度將會大大提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