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04: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更廣義的角度講,區塊鏈還包含社會學、金融學、經濟學等一系列可以研究的學科,每一項都可以當做一個二級學科來專門學習,其復雜度勝過目前大多數的新興技術。...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代表,區塊鏈技術會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經濟理論,在驅動數字經濟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空間。有觀點認為,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將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重要作用,人才隊伍建設和普及教育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3月17日,火幣研究院“區塊鏈百家講壇”第三季課程上線,鏈人國際的創始人張曉媛以《區塊鏈人才分析和人才標準解讀》為題,從區塊鏈教育、政策、市場和標準等方面,揭示區塊鏈行業未來發展的人才動力之源。
區塊鏈產業發展快速 跨界人才一將難求
“近幾年隨著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區塊鏈人才一直處于緊缺的狀態,尤其是跨界的人才更是一將難求。”張曉媛表示,從更廣義的角度講,區塊鏈還包含社會學、金融學、經濟學等一系列可以研究的學科,每一項都可以當做一個二級學科來專門學習,其復雜度勝過目前大多數的新興技術。
此前發布的《全球區塊鏈行業人才報告》中顯示,區塊鏈整體人才需求的高點發生在2018年上半年,(當時數據是2018年二季度招聘崗位同比增速達到1,152.77%)后來逐步下降,回歸理性。但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隨著國家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重視,市場人才需求又逐漸增多,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產業和其他信息技術融合的推進,區塊鏈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需求將越來越大。
作為在區塊鏈行業人才服務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張曉媛認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大熱,區塊鏈行業出現的人才緊缺狀況在短期內還將持續。未來,人才短缺將會是不少地方在布局區塊鏈時面臨的首要瓶頸。
中國區塊鏈人才標準 助力解決實際行業難題
事實上,人才的緊缺也吸引了大量高校和培訓機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大頂尖高校目前都在積極開展區塊鏈與加密技術相關的課程,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學,近五成開設區塊鏈課程。 同時,大量的傳統信息技術產業和金融產業人才跨界從事區塊鏈。但由于此前相關人才標準的缺乏,導致無論是企業、從業者還是想加入這個行業的學習者都是“亂花迷眼”。
為了彌補人才標準的缺失, 2019年12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了《區塊鏈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基于區塊鏈技術架構以及區塊鏈企業的實際需求情況,標準從區塊鏈核心研發、實用技術和行業應用三個崗位分布層次中細化出了21個具體崗位的能力要求。
“未來隨著區塊鏈應用的增多,行業應用人才會更加廣泛和多樣化。”作為該標準的起草參與者,張曉媛指出這不僅是目前全國首份區塊鏈崗位能力要求,也是目前行業內關于人才方面最權威的標準。
據了解,“區塊鏈百家講壇”是國內知名區塊鏈研究機構火幣研究院推出的在線免費精品課程。此課程聘請了來自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移動、百度、火幣中國等多個機構的區塊鏈行業知名學者、產業精英等,從專業的角度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對區塊鏈進行立體解構,就時下熱點進行深度分析。
目前,《區塊鏈人才分析和人才標準解讀》專題系列課程已同步到騰訊視頻、愛奇藝、網易云課堂、優酷、喜馬拉雅、B站、知乎、巴比特等各大平臺,搜索“區塊鏈百家講壇”即可免費觀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