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09:4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嘉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認為,年末雖是信托公司沖規模的重要時間段,但監管趨嚴以及年末市場流動性從緊將影響集合信托的資金募集,目前信托公司更重要的任務是防風險、調結構。
年末沖規模爭排名是信托業的“傳統節目”。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11月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同步增加。業內人士認為,年末雖是信托公司沖規模的重要時間段,但監管趨嚴以及年末市場流動性從緊將影響集合信托的資金募集,目前信托公司更重要的任務是防風險、調結構。
規模排名是一種品牌宣傳
“信托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大,通常其綜合實力會比較強,所以規模排名靠前對信托公司品牌是一種宣傳。”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在談及今年的信托公司資產規模排名戰時坦言。
數據顯示,11月有59家信托公司共成立2107款集合信托產品,與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增加40.31%;成立規模為1565.07億元,和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增加34.99%。
11月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居首位的機構是光大信托,共計成立集合產品333款,募集資金280.02億元,在同期成立規模前十名的信托公司中遙遙領先。據公開資料,光大信托2018年底信托資產規模排名第12位。
北京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部分公司為了年終排名亮眼,會在11月、12月密集成立產品,尤其是中小型公司,因為沖規模的效果明顯,所以沖勁更足。另一種情況是信托公司在每年年初會制定一年的計劃和指標,為了達標很多公司也會在年底發力。
不過,資管新規頒布以來,行業整體規模穩步壓降,年底沖規模的氛圍也大大減弱。從目前的募集情況看,在經歷10月大幅走低后,11月集合信托成立規模回升的力度并不大。
資深信托研究員袁吉偉也認為,由于傳統業務發展受限,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今年年末信托公司沖規模稍顯困難。“今年年末沖規模的力度要弱于以往。”
結構重于規模
“與往年不一樣,今年年底的沖規模把防風險、調結構放在第一位。”上述滬上信托公司人士直言。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11月多個投向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規模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金融類信托募集資金規模471.46億元,環比增加20.3%;工商企業類信托募集資金147.81億元,環比增加98.6%;房地產信托募集資金386.45億元,環比增加14.32%;基礎產業信托11月成立規模348.69億元,環比增加17.28%。
房地產類和工商企業類信托的募集規模雖然環比回暖,但相比去年同期仍減少了41.2%和40.75%。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表示,在信托業進入轉型深水區的當下,信托公司對融資方的要求越來越高,此次房地產業務回暖或只是年末的短暫現象。集合信托產品的風向出現明顯的轉變,在宏觀經濟、監管政策等因素影響下,信托公司加大了投向基礎產業的力度。
多家信托公司近期報備了家族信托、資產證券化、消費金融、慈善信托等產品,正在等待獲批。“積極布局主動管理產品已經成為信托公司沖規模的另一種形式,行業轉型正在加速中。”一位業內分析人士透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