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10:29 | 來源:中國證券網 | 作者:馬嘉悅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陳兵看來,信托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在于,能與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有效結合,從而承擔不同的功能,履行不同的使命,展現不同的業態。面對當前正在涌現的財富管理需求,信托業需要思考未來發展模式。
11月28日,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托戰略合作的“2019年度觀察家金融峰會”上,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投摩根基金董事長陳兵指出,中國信托業已經具備了以私有財產和財富管理為宗旨的信托服務土壤,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將迎來爆發期,這對信托業來說是一片伸手可觸的藍海。
在陳兵看來,信托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在于,能與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有效結合,從而承擔不同的功能,履行不同的使命,展現不同的業態。面對當前正在涌現的財富管理需求,信托業需要思考未來發展模式。從西方國家、日本經驗看,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時,財富的需求處于快速成長期,當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時,個人財富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末我國人均GDP接近一萬美元,這其中蘊含巨大的理財和金融服務需求。
對于資管新規頒布后信托業面臨的凈值化轉型問題,陳兵認為,為投資者提供涵蓋現金管理、債券投資、資產配置、FOF、股票投資等凈值型投資產品,是信托公司轉型的重要方向,也是監管鼓勵的,信托公司應按照資管新規的方向,思考和把握資管市場重新出發的巨大機遇。“不過也要承認,信托公司開展投資類業務,最大的競爭劣勢在于合格投資者門檻太高,資金募集的方式和來源受到限制。”
面對不利的局面,陳兵坦言,信托公司應該基于現有的業務基礎變革創新、揚長避短。利用信托投行積累專業判斷優勢,加強投研體系建設,提高投資管理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加強與理財子公司、私人銀行、公募和券商的融合互動,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一體化產品線,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逐步在市場建立自身品牌和聲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