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6 10:0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中國太保的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太保集團綜合償付能力達296%,核心償付能力為290%,遠高于監管標準,今年上半年太保集團凈利潤達162億元,總資產突破1.48萬億元,補充資本的需求并不算強烈,此次發行GDR更多的是出于戰略考量。
中國太保日前發布公告稱,將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并申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業內人士表示,盡管補充資本的需求并不算強烈,發行GDR更多的是出于戰略考量;中國太保此次發行或可募集110億元到200億元人民幣。
半年時間有望完成發行
根據公告,此次中國太保發行每份GDR的定價將不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發行時間將由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時確定,GDR將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十二個月)內完成發行。
據方正證券分析師左欣然測算,如果以2019年上半年的每股凈資產17.93元計算,預計中國太保本次發行可募集金額110億元,若以9月23日A/H股收盤均價計算,預計募集金額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參考華泰證券發行GDR的經驗,預計中國太保GDR發行可在半年左右完成。
在滬倫通機制下,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可依照對方市場的法律法規發行存托憑證,并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6月,華泰證券成為首家成功發行GDR并在倫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隨后,國投電力于8月底申請發行GDR獲證監會受理。如果發行順利,中國太保有望成為滬倫通下首家發行GDR并登陸倫交所的上市險企。
提升長期競爭力
某大型險企分析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中國太保的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太保集團綜合償付能力達296%,核心償付能力為290%,遠高于監管標準,今年上半年太保集團凈利潤達162億元,總資產突破1.48萬億元,補充資本的需求并不算強烈,此次發行GDR更多的是出于戰略考量。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認為,中國太保發行GDR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改善董事會結構、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公司董事會目前僅有一位外資股東——新加坡政府投資咨詢公司(GIC)代表,發行GDR后有望進一步提升外資專業股東的參與度,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其次,發行GDR是為了配合公司的國際化戰略,由于GDR發行,公司可以獲取部分外匯,有利于中國太保推動國際化戰略。
左欣然表示,短期來看,隨著今年險企投資端對利率預期的企穩、年底估值重回低點,保險行業將迎來估值修復。發行GDR將攤薄當前股東利潤和凈資產,但隨著市場修復、長期愿景的搭建,短期也趨向穩定。
“對中國太保而言,此次GDR發行是功在當下,利在未來之舉。考慮到此次GDR發行可能帶來公司長期競爭力提升,短期股價下跌空間有限。因此,依然建議后續繼續關注GDR發行對公司治理及國際化戰略的影響,從更長期角度看待公司價值。”劉欣琦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