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09:4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林榮華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首只滬深港跨境ETF,工銀灣創ETF兼具A+HETF、跨境ETF、跨市場ETF、粵港澳大灣區ETF、科技創新主題ETF等多項亮點,這也對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近期,工銀瑞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ETF正在發行,投資者可通過工銀瑞信以及國泰君安、國信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等券商代銷機構進行認購。工銀瑞信指數投資中心研究負責人、工銀瑞信灣創ETF擬任基金經理劉偉琳表示,灣創100指數的成分股科技屬性強,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顯著優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指數過往表現優異。對于產品的跨境ETF、跨市場ETF屬性帶來的挑戰,劉偉琳表示,工銀瑞信在ETF和跨境投資方面管理經驗豐富。
指數科技屬性強
????????據劉偉琳介紹,灣創100指數是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單位賽迪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傳統的寬基指數,主要以市值及流動性作為選樣標準。灣創100指數選樣方法是對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的評價結果,并綜合考察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行業代表性、行業覆蓋面等因素,最終選取注冊地或運營總部設立在粵港澳地區的100家公司。
????????行業分布上,灣創100指數中金融、科技信息產業、可選消費排前三位,涵蓋科技創新、5G、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熱門主題,細分行業上,計算機占比最高。整體而言,灣創100指數的行業分布比純粹的行業指數相對均衡,相比寬基指數更聚焦于創新行業主題。
????????灣創100指數的科技屬性如何?劉偉琳表示,科技含量具像化可以看研發和取得的成果,從公司取得專利數量來看,全市場上市公司平均專利數量是40個左右;灣創100成分股有72只A股、28只港股,其中A股部分上市公司的專利平均數量是430個,幾乎是全市場平均數量的10倍左右,由此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公司投入在科研方面以及取得的成果優于普通上市公司。
????????從過往數據看,灣創100指數表現優異。從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7月底,灣創100指數累計收益率達到19.44%,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收益率為4.6%,恒生指數累計收益率為7.81%,灣創100相對滬深300實現14.84%的超額收益,相對恒生指數也有11.63%的超額收益。
ETF管理考驗綜合能力
????????作為首只滬深港跨境ETF,工銀灣創ETF兼具A+HETF、跨境ETF、跨市場ETF、粵港澳大灣區ETF、科技創新主題ETF等多項亮點,這也對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劉偉琳對此充滿信心:“公司之前發了首只投資于印度市場的基金,通過投資世界上二十多個產品達到投資于印度的目的。這需要開二十多個交易所賬戶,而各個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則,公司因此在清算、交收、交易等跨境投資運作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灣創ETF的產品設計比較復雜,涉及到的后臺清算、交收與傳統產品有所不同,需要后臺、運作、IT和投資共同協作。劉偉琳說:“因為買賣A股股票是T+1交收,但買賣港股股票是按照T+2交收,因此對于這只跨境ETF產品,我們在后臺投資清算、交收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
????????此外,與寬基有所不同,區域類主題基金投資管理也有一定特點,例如區域型基金在政策頻出階段,申贖可能更頻繁,所以要特別注意此類事件或特殊時點。
????????她介紹,工銀瑞信已建立了行業內領先的ETF系統體系,完善的ETF投資管理、風控、后臺系統,涵蓋投資管理、風險控制、基金估值、份額登記、業績分析、實時監控等全部ETF管理流程,并擁有行業領先的做市商服務體系。公司ETF運作已經有十年時間,經驗豐富,而且這十年間從未出現過運作風險事件。
????????對于工銀灣創ETF的投資價值,劉偉琳表示,該產品因為屬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性類主題基金,成分股發展前景好,而且可能會有政策紅利釋放,建議投資者可以更重視其長期投資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