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11:35 |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北京互金協會”)日前發布《關于金融消費者警惕不法分子假冒機構行騙的提示》稱,頻有社會不法分子借用部分網貸機構的名義,采取各種手段誘騙侵吞借款人保證金,然后逃逸跑路,致使借款人損失。
較為常見的現象有:開發不同名目的仿冒APP,偽造“證據鏈條”,制造借貸成功假象;在微信小程序中添加外部鏈接,偽裝成快速借款入口;冒充平臺客戶經理、業務人員、客服,編造返現、折扣優惠的噱頭。直到借款人發現借款遲遲未能到賬,向實名平臺投訴時,才發現誤入不法分子的“仿冒騙局”。
北京互金協會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要注意識別借款平臺,警惕不法分子借用網貸機構名義制造“仿冒騙局”的行為;不要隨意泄露個人隱私、敏感信息,不要隨便轉賬給陌生人;不要輕信各類無抵押、免息貸款、內部折扣等廣告信息;量入為出,理性借貸,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意識。
同時,北京互金協會提醒網貸機構應高度重視不法分子的惡意行為,積極排查市場上存在的仿冒現象,避免機構形象和聲譽受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