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03:41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趙柯皓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者:趙柯皓導語:現在的“張大媽”,正在失去它的三大優勢。頭頂“電商導購第一股”光環,值得買(SZ:300785)上市了。作為“張大媽”的老用戶,同時也是其邀請并認證的高級原創作者,有些看法不吐不快。(注:“什...
作者:趙柯皓
導語:現在的“張大媽”,正在失去它的三大優勢。
頭頂“電商導購第一股”光環,值得買(SZ:300785)上市了。作為“張大媽”的老用戶,同時也是其邀請并認證的高級原創作者,有些看法不吐不快。
(注:“什么值得買”首字母簡為“SMZDM”,故而用戶戲謔地稱其為“ 張大媽”)
在我看來,大部分老用戶此前之所以能在“什么值得買”網站上沉淀下來,并最終成就其上市大業,原因有三:
優惠的海淘信息(熱心的用戶在自己買完后通知其它人優惠信息——甚至是商家漏洞——的社區);
優質的原創經驗文章(可以視同為淘寶評價的plus版本,都是熱心用戶自己寫的);
對于熱心用戶的激勵機制。
但是張大媽現在正在失去它的這三大優勢:
1.優惠信息的篩選很重要,而現在張大媽平臺上大部分優惠信息都是商家自報。
也就是說,張大媽不再是用戶之間交流優惠信息(褥羊毛、找漏洞)的平臺了,而是轉為商家的廣告基地(那也就不會再存在找到商家漏洞的機會,有時甚至用戶一報到平臺,我們再去購買的時商家就已經把漏洞修正了),而且99.9%的優惠信息都來自商家自報。
這也是我們逐漸轉到其它導購平臺的首要原因。
2.優質的原創文章已經變味。
本來是一些熱心用戶在用完某樣產品后,向其它用戶推薦該產品,或者說某些具有相對優勢專業背景的用戶給其它用戶提供篩選方案的模塊。
因為都是熱心用戶自己寫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淘寶評價的plus版本。
而現在的張大媽,風向已變,基本都是一些媒體號和商家號的天下了——從照片的拍攝水平和文章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不再是用戶自己寫的。
某種程度上,張大媽的內容界面已經淪為一個導購型的雜志,就像以前的《男人裝》之類的,文章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可以說是基本不存在了。
當原創已經失去原創的味道,便成為了我們逐步離開張大媽的主要原因。
3.激勵機制名存實亡。
張大媽的主要盈利模式不外乎:(1)淘寶客模式,只要用戶通過它的頁面鏈接去淘寶或者京東買東西,它都可以拿提成;(2)商家的廣告。
當然,它也拿出它的收益來為熱心用戶提供一些收益,例如金幣換京東卡或其它禮品。但是隨著媒體號和商家號的橫行,普通用戶已經享受不到它的返利了。
打比方,金幣主要是靠讀者打賞和參加張大媽定期舉辦的主題活動來獲取的,而普通用戶“生活家”(一種原創作者認證名號)因為純粹是靠業余時間在網上寫文,優質長文章數量一個月能有1-2篇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那些商家號呢,一天幾篇……
所以,一般讀者基本看不到那些由真正用戶寫的文章了(被淹沒在軟文廣告中),那些自己寫文的用戶也就得不到金幣打賞了。
而張大媽的主題活動呢?更別提了。我的一篇文章要和人家一個月發幾十篇的ID去拼熱度,怎么可能,早就被淹沒在商家號和媒體號的文海中了……
所以,現在的張大媽那些所謂原創好文里,已經很少存在具有客觀性和公正性的文章。
如是,張大媽,已經從一個用戶社區轉向為一個線上導購雜志。我很擔心,逐步失去用戶的張大媽,最終會步那些逐漸無人訂閱的雜志的后塵……
但愿這只是杞人憂天,我仍希望張大媽能走得更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