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 01:25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歸吾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者為阿爾法工場特邀研究員導語:隨著市場開始對抱團的,高估值的酒類等品種產生分歧和動搖,業績穩定增長的低估值、高股息的大藍籌更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的換倉行情。在周期行業中,經常能夠看到的現象是“一朝天子一...
作者為阿爾法工場特邀研究員
導語:隨著市場開始對抱團的,高估值的酒類等品種產生分歧和動搖,業績穩定增長的低估值、高股息的大藍籌更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的換倉行情。
在周期行業中,經常能夠看到的現象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真正能夠穿越周期的公司還是少數。公司篇的主角,三一重工(SH:600031)無疑是這少數當中的王者。
在工程機械2016年底開始的第二輪行業景氣度回升過程中,大家發現三一重工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也是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主要產品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筑路機械。
其中泵車、拖泵、挖掘機、履帶起重機、旋挖鉆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混凝土輸送泵車、混凝土輸送泵和全液壓壓路機市場占有率居國內首位,泵車產量居世界首位,公司業務和產業基地遍布全球。
王者歸來,強者更強——不僅是歸來,而且是比當年更強。
2019年3月底,三一重工的總市值再次摸到千億大關的門檻,而這距離上一次三一重工市值千億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接近7年,而當時,三一重工的董事長梁穩根,還是中國首富。
經過今年1季度的加速上漲,三一重工的市值站穩千億,但2019年3月底-2019年7月,3個多月的時間內,三一重工的市值橫在千億左右,也說明市場演繹到了十分糾結的階段。
圖1:三一重工重回千億之巔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
01?三一重工的牛股基因
2007年至今,工程機械經歷了兩次行情:(1)第一階段,2008-2011年,基本只有貝塔,行業普漲;(2)2016至今,則主要是阿爾法,近3年,工程機械行業指數上漲50%,三一重工上漲175%,跑贏指數125%。
在這跨度超過十年完整的兩輪周期中,三一重工也難逃周期的力量,收入和利潤也過山車般上躥下跳。到最近的2018年,三一重工全年收入為558億元,已超過上一輪頂點2011年的508億元,超過近10%。
不過2018年公司凈利潤63億元,較2011年的峰值94億元,仍有33%的距離。
?
圖2:三一重工收入利潤周期性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也就是說,三一重工在第一波大行情中,并沒有什么太特別的地方,而在2016年至今的行業恢復過程中,公司業績利潤大增帶動股價大漲,是有顯著的Alpha(超額收益)的。
解密背后的Alpha,關鍵就在于分析公司本身具備的牛股基因,以及在行業低谷期(2012-2016年)這5年間的臥薪嘗膽。
圖3:三一重工發展軌跡圖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方正證券,點擊可看大圖。
?
【1】產品多元化發展
三一重工的產品發展規律和行業的內生趨勢是一致的。在上一輪行業景氣的時候,下游投資最多的是基建,因此混凝土機械是重頭戲。中國用30年時間完成快速城鎮化,這一速度遠快于歐美,與當年的日本相似。
在轟轟烈烈的城鎮化浪潮中,混凝土機械成為工程機械中需求最大的單一品種,三一重工在2000年就成長為國內混凝土機械的第一;2003年三一集團將優質的混凝土機械和路面機械包裝上市,也就是后期的三一重工。
2011年行業遭遇拐點后,恰好2011年也是中國人口紅利的拐點。所以回到當初的時點來看,即使判斷未來行業恢復景氣,那么明星產品也不將再是與城鎮化提示密切相關的混凝土機械了,回顧海外的發展經歷就知道,下一代產品的重心將會是柔性更大、使用面更廣的挖掘機。
三一重工自然也認識到這一點,早在2010年就諸如體外的挖掘機資產,當時起重機、攪拌車資產也被一并注入,從此三一重工走上了多元化的發展道路,而多元化是公司的內生基因,在行業寒冬到來之前就給公司加了一層安全墊。
在2010年時,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機械收入占比仍高達53%,挖掘機僅僅18%;到2018年時,混凝土機械收入占比逐漸下降到30%,挖掘機上升到34%,成為公司收入第一大來源。
不僅是收入結構的改變,2010年,公司混凝土機械的毛利率高達42%,挖掘機毛利率僅30%;而到2018年,混凝土機械的毛利率僅25%,較2010年下滑17個百分點,挖掘機毛利率達到39%,比2010年提高9個百分點。
這就更加證明當年公司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了,尤其是在混凝土機械還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危機意識已經讓公司將關注方向逐步轉向挖掘機了。當然,混凝土機械仍然是三一重工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
圖4:三一重工走上多元化發展道路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
【2】布局海外
根據三一重工官網的最新介紹,公司目前已經在全球擁有四大生產基地,業務覆蓋150多個國家及地區,覆蓋了主要的工業地區。
圖5:三一重工全球布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點擊可看大圖。
?
三一重工海外收入也不同于國內的大起大落,而是基本保持穩定的增長,2009年時海外收入13.6億元,2018年達到136億元,增長10倍。
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無比艱難的2013-2015年,海外收入成為公司寒冬的救命稻草。2011年時,海外收入占比僅僅7%,而到2015年國內極度低迷的時候,海外收入占比已經高達43%。
圖6:三一重工海外收入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與轉型挖掘機一樣,三一重工瞄準海外也是具有前瞻性的,最早在2006年,公司第一個海外研發和制造基地就落成于印度;截止到2010年,國內行業還欣欣向榮之際,三一重工已經在全球建立了四大生產基地。
正是因為三一重工的國際化基因,市場也一直喜歡將其對標全球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NYSE:CAT)和小松。
?
圖7:三一重工2011年前就開始著力布局海外市場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點擊可看大圖。
【3】修復資產負債表
2011-2012年,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SZ:000157)為了爭奪行業老大的地位,大肆通過進行融資租賃、降低按揭銷售首付比例、向渠道壓貨等方式,進行泡沫化擴張,雖然2011年三一重工利潤做到高達94個億,但對資產復制表的傷害程度很深。
隨著行業景氣度回升,三一重工經營思路由粗放式轉變為更成熟的精細化,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也逐漸修復。
2018年,公司期間費用費率為15%,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2017年的174天下降至126天,逾期貨款大幅下降、價值銷售逾期率控制在歷史最低水平。
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最終就體現在現金流量表的改善。2014年谷底時,公司現金流入僅12億元,2018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高達105億元,是凈利潤的1.7倍。
圖8:三一重工現金流創歷史新高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
03 未來走勢如何演繹?
【1】分歧階段
近三個月,三一重工的市值在1,000-1,100億之間徘徊,猶豫不前;作為喜歡藍籌白馬的外資也在近三個月停止了加倉,表明市場已經演繹到了極為糾結的階段。
圖9:三一重工滬深港通持股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那么未來是否還有更進一步的空間?此前行業復蘇的邏輯已經演繹了兩年,隨著最近5、6月份挖掘機銷量增速下滑,行業復蘇顯然不再是主要邏輯,顯然找到新的動能是股價進一步向上的主要支撐。
【2】行業邏輯深化
作為前周期、以及更新周期短的挖掘機應該增速逐漸下行至轉負,但偏后周期且更新周期更晚的起重機、混泥土機械更新周期的峰值可能在2019-2021年,三一重工有接近60%的收入來自非挖掘機,因此其他版塊的收入高增長仍有保障。
圖10:起重機、泵車接力進入更新高峰期
資料來源:工程機械協會,東吳證券,點擊可看大圖。
即使在市場最為擔憂的挖掘機方面,仍有兩部分驅動可以對沖行業增速的下滑:
(1)海外出口仍保持高增長,且國內龍頭企業的海外知名度在逐年提升。
(2)三一挖掘機國內市場市占率持續提升,目前在25%左右,對標海外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圖11:三一重工挖掘機市占率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工程機械協會,東吳證券,點擊可看大圖。
?
【3】業績尚未見頂
由于行業的更新演化會進一步深入,且三一重工會通過海外、市占率提升獲得高于行業的增長,加上經過上一輪的資產負債表修復之后,這一輪的增長會更加健康。
2018年公司凈利潤為61個億,還遠未到2011年94億的峰值,未來還有進一步增加的空間。根據Wind一致預期,2019年利潤有可能達到95億元,2020年突破一百億元。
正是因為公司業績增長,且市場對行業增長的擔憂,兩者結合下2019年公司的估值只有10倍PE(市盈率),2020年PE更是只有9倍,在公司現金流這么強勁而這個行業本身不需要太多再投資下,公司分紅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隨著市場開始對抱團的高估值的酒類等品種產生分歧和動搖,業績穩定增長的低估值、高股息的大藍籌更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的換倉行情。
圖12:三一重工收入利潤還將進一步增長
資料來源:Wind,點擊可看大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