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10:31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羅葛妹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7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的上半年保費收入全部出爐。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今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A股五大上市險企共實現原保費收入14268.42億元,同比增長9%。中國人壽(30.170,0.04,0.13%)、中國平安(88.330,-0.02,-0.02%)、中國太保(38.570,-0.21,-0.54%)、中國人保(8.950,-0.17,-1.86%)、新華保險(53.910,-0.29,-0.54%)累計原保費收入分別為3782億元、4462.4億元、2070.3億元、3213.82億元、739.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9.4%、8.7%、12.7%、9%。
人保財險保費、增速雙豐收
先來看看上市保險集團中財險公司的表現。
三家財險公司的總體增速較為平穩,主要依靠非車業務拉動。
人保財險的“一哥”地位仍然非常牢固,不管是保費收入還是增速均遙遙領先,其在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53億元,同比增長14.9%;
太保產險上半年原保費收入686億元,同比增長12.3%,排名第二。
平安財險上半年原保費收入1305億元,同比增長9.8%。
此外,車險仍為三家財險公司保費收入的最大貢獻者。其中,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為1275億元,同比增長4.2%,占總保費收入的54.2%;平安財險車險保費收入923億元,同比增長9%,占公司總保費收入的70.8%;太保產險車險保費收入461億元,同比增長5.2%,占公司總保費收入的67.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上半年數據,人保財險的車險與非車險業務占比已經接近5:5的比例,其中意外與健康險作為僅次于車險的第二大業務,實現原保費收入409.37億元,同比增長40.99%,也成為此次人保財險整體實現較高增速的主要拉力。
新華增速第一
健康險公司持續高增長
五家壽險公司又交出了怎樣的“中考”成績單呢?
中國人壽作為壽險“老大哥”,上半年累計原保費收入3782元,同比增長5%;
平安人壽以2989億元的原保費收入緊跟其后,并實現8.9%的增速;
“老三”太保壽險原保費收入1384億元,同比增長6.5%;
新華保險實現原保費收入740億元,同比增長9%,也是增速最快的壽險公司;
人保壽險原保費收入708億元,同比增長1.3%,略顯乏力。
再聚焦到兩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總體看來,兩家健康險公司繼續保持其一路高歌的增長態勢。
其中,人保健康上半年累計原保費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43.4%;平安健康原保費收入30.5億元,同比增長74.3%。
多券商看好上市險企中報業績
《國際金融報》記者還注意到,隨著中報行情的催動,多數券商對保險行業的中期業績均持樂觀態度。
7月16日,申萬宏源(4.990,-0.04,-0.80%)研究表示,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上市險企半年度業績預期將大幅增長。具體看來,利好因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權益市場表現優于去年同期,預期上市險企半年度投資收益同比將有所改善;
二是準備金利率預期在年末才具備下行壓力,中期業績持續釋放;
三是手續費及傭金稅前扣除比例提升,預期稅費結轉將于半年報有所體現,進一步提振凈利潤表現。
海通證券(13.990,-0.10,-0.71%)非銀金融團隊在7月15日發表研究報告稱,受益于手續費及傭金稅前扣除比例提升和股市上漲,保險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均將大幅增長。據該團隊預計,若2018年所得稅調減全部轉回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6%、108%、76%、54%;若僅一半轉回,則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6%、93%、50%、38%。
太平洋(3.630,-0.12,-3.20%)證券也認為,保險板塊具備長期確定性,成長性好,且保險板塊當前估值還處于歷史偏低位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