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04:5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中國智造”的大時代背景下,有很多人默默付出著自己的力量,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跨越。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地華正是這樣為中國智能制造業努力奉獻的一位。
近日, 記者來到了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訪到了公司董事長徐地華。
一個江西窮苦出身的農村娃,將在剛成立還只有幾個人、幾平方米辦公室的貿易公司發展成今日一家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徐地華的經歷頗為傳奇。今日下午,在正業科技會客廳里,徐地華將公司的發展情況、一路走來的磨難、公司未來的愿景等向記者一一娓娓道來。
沖擊“百年品牌、千億市值”夢想
正業科技創立于1997年,于2014年上市,公司主要面向PCB、鋰電、液晶面板等行業提供智能檢測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等產品和服務。
通過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正業科技走出了單機離線檢測--自動化在線檢測--局部/模塊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產品發展之路,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司的產品不斷實現國產替代進口,一步步走向了今日的成功。
在正業科技董事長徐地華眼里,正業科技是一個“三有”企業:有體量、有技術、有夢想。
首先,在公司體量上,正業科技是一家擁有10余家分子公司的高科技集團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多個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市場覆蓋了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從財務數據上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正業科技總資產超32億元,凈資產超20億元。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14.29億元,從2013年到2018年,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40.17%;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從2013年到201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54.53%。公司2017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增幅在全部A股公司中排名第3。
在技術方面,正業科技確立了“科技強企之路”,公司在教授級高工徐地華董事長的帶領下,先后組建了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國家和省級科研平臺。
公司目前有研發人員700余人,占公司總人數的35%,年均研發投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以上,2018年研發投入近1.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達到8.24%。公司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7項、省市級研發項目30余項,并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二十多所高校建立起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主導或參與起草、制定20余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技術標準,擁有700多件專利,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00多件,先后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廣東省專利優秀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
出于對技術進步孜孜不倦的追求, 正業還在北京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招引更多元化的人才加盟;創新了內部制度,利用企業文化和分配制度,激勵科研團隊和新并購企業。
在采訪過程中,徐地華反復提到,正業是一家有夢想的企業。
在徐地華的定位中,正業的目標是要成為全球化的智能檢測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要早日完成“百年品牌、千億市值”的夢想。
“我還年輕,還能干很多年。我一直想為我們國家的智能制造和工業4.0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50多歲的徐地華說道。
歷經磨難 化危為機
成功后的鮮花固然美麗,但成功者曾經走過的路卻荊棘遍地。從一個農村青年到創立一家PCB檢測儀器設備企業,再到成為一家專注智能檢測和智能制造的上市公司董事長,這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徐地華自己知道。
1984年,徐地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東華理工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在江西鷹潭的原核工業部華東地質勘探局工作。在野外辛苦磨礪4年后,徐地華南下到東莞市經委屬下的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職。
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過硬的技術,徐地華很快從實習生升任車間主管、質量部經理、營銷部經理等重要職位。
2001年9月,徐地華離開了生益科技,下海創業,研制電子材料,之后便在創業之路上“狂奔”至今。
從創業至今,徐地華的正業之路,經歷過多次嚴峻的考驗。其中,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其中刻骨銘心的一次。
“2008年金融危機后,PCB行業受到嚴重沖擊,設備供應行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一大批企業倒閉,其中不乏我們的競爭對手,但我們最后生存下來并找到了發展機遇。” 徐地華指出。
在過去的2018年,很多制造業企業都難以維持,正業科技也遇到了危機。
“正業在去年年底之前,資金鏈還是比較緊張的,現在情況好多了。對我來說,每天都會遇到困難,但作為公司董事長,我的任務就是來解決困難的 ”, 徐地華直言不諱的說道。
雖然去年困難重重,但正業迎難而上,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本力量,并購多家優質標的物,進軍智能制造,公司發展又迎來了新的機遇。
“每一次危機都會打破舊的市場關系平衡,建立新的市場關系,這正是新的競爭者進入的最佳時間,正業科技是新競爭者,不怕金融危機,在同行眼中的寒冬,找到適合自己的機遇。” 徐地華如此樂觀表示。
六大攻堅戰應對未來挑戰
成績是過去的。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新興市場帶來的挑戰加大,很多PCB制造商和材料廠商、設備制造商也感到壓力頗大。
正業科技講究行穩致遠。
在2019 年上半年,正業科技按照 2019 年度經營計劃,穩步推進了“智能檢測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發展戰略,有序開展各項工作,聚焦主業,深耕 PCB、新能源、液晶面板、智能制造等市場領域;同時,致力于檢測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在研項目產業化步伐。在今年上半年,正業繼續優化產品布局,堅持以智能檢測設備(點)過度到局部/模塊解決方案(線),最終形成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面)的業務模式。二季度以來,新增智能檢測設備訂單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而對于市場關注的并購問題,徐地華表示,“正業的并購目前告一段落了。公司當前要做的是由外轉內,知常守靜,搞出有全球競爭力的好技術產品,持續的做出好業績。公司正在全面開展集團化管理、對并購標的進行深度整合,對于并購,以后擇機再考慮。在智能制造和檢測上,我們要更加聚焦,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對于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徐地華提出了正業的六大攻堅戰計劃:打好集團化管理的攻堅戰,著力提高集團管理水平;打好檢測自動化技術的攻堅戰,提升集團檢測自動化技術水平;打好市場開發的攻堅戰,開發行業頭部客戶,拿大訂單;打好抗擊金融風險的攻堅戰,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打好員工素質的攻堅戰,做一個優秀的企業;要重視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保證集團健康發展。
徐地華憧憬稱,在未來,正業科技將聚焦“智能檢測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這一戰略發展主線,以“技術正業”為基礎,向“數字正業”方向發展,持續深研“智能制造、自動化集成、信息化集成”三大核心技術,深耕“PCB、液晶面板、新能源”三大市場,形成以“智能檢測+智能制造”為基礎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