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10:5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戴安琪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用益數據顯示,上周(7月8日-7月14日)集合信托募集資金達106.93億元,環比增加22.87%。除金融類集合信托募集規模有所下降外,其余類別的集合信托均實現環比增長。房地產類信托的募集規模環比增長21.38%,分析人士表示,在強監管下,預計規模收縮幾成定局。
行業結構持續優化
用益數據顯示,上周(7月8日-7月14日)集合信托募集規模小幅回升,重歸百億線以上。上周集合信托募集106.93億元,環比增加22.87%。分析人士表示,上周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規模重新回升至100億元線以上,但與一季度相比,資金募集情況稍有下滑,一方面集合信托產品的收益率逐步下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下滑;另一方面,大資管行業中違約事件多發,易引發投資者擔憂。
從資金投向領域來看,最為明顯的是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上周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募集資金14.89億元,環比增長3.37倍;基礎產業類集合信托募集資金23.73億元,環比增長31.12%;房地產類信托的募集規模為51.33億元,環比增長21.38%,增幅與前一周大致持平。而金融類集合信托募集規模則有所下降,募集資金16.80億元,環比減少27.69%。
平安信托指出,信托資金投向的明顯變化,釋放出信托回歸本源的積極信號。事實上,行業結構優化早已開始。如基建領域信托的凈融資從2018年三季度開始顯著升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逆周期調控政策的發力重點,信托對基建發力托舉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凈融資規模仍處于2018年以來的較高水平。根據目前的數據推算,三季度后基建領域信托面臨到期規模逐步增大的壓力,12月份將是近兩年以來的到期高峰。隨著逆周期調控政策在基建領域的進一步加碼,預計未來信托投向基建領域資金或進一步增多,信托凈融資壓力可能相對較小。
地產信托規模料收縮
盡管上周房地產類信托表現依舊比較“堅挺”,但用益研究員喻智認為,在強監管的大格局下,預計房地產類信托規模收縮幾成定局。多家信托公司被約談,要求對房地產項目進行余額管控。
某中型信托公司人士表示,雖然公司沒有要求暫停地產業務,但監管要求三季度末地產信托規模不得超過二季度末,這對地產業務的影響很大。未來只能等老項目結束,釋放一些規模,才能做新增業務。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資金回歸實體經濟,“房住不炒”是底線,關系到經濟轉型升級以及防范系統性風險、包容性增長和城鎮化內需。針對信托業,監管部門強調夯實“去通道”和“穿透式監管”,每一筆信托都要杜絕“違規杠桿”。未來地價和房價聯動、土地和資金共監管。當然,地產信托整頓是有針對性的,符合“432”條件的貸款項目、民生項目、舊改項目等信托供應不會受限。因此,樓市杠桿將繼續受限,房地產投機情緒不會失控,“房住不炒”方向不會偏離。同時,又能發揮地產信托分散融資風險,助推房地產對接實體經濟和百姓安居需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