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09:42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繼去年10月延期實施后,雛鷹農牧大股東、高管最終還是終止了增持計劃。
此前“欠債肉償”的養豬企業*ST雛鷹(維權)又有新消息,這次是沒錢還債了。
雛鷹農牧公司債到期未能兌付
6月27日,繼“豬餓死了”巨虧30億之后,雛鷹農牧再度發公告,稱公司最近一期的“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債券”于6月26日到期后,未能如期兌付。
“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債券”于2014年6月26日發行,票面利率8.80%,2014年9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簡稱“14雛鷹債”,債券期限為5年。2015年至2019年每年的6月26日為上一個計息年度的付息日。
本期2018年6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期間的利息及本金需于26日兌付。
對于未能如期兌付的原因,雛鷹農牧表示,公司目前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支付本期債券的本息,公司及債券受托管理人東吳證券一直積極與債券持有人溝通商議本期債券展期事項。截止目前尚有部分債權人未同意展期。
關于公司后續安排,*ST雛鷹表示目前公司正積極與債券持有人、受托管理人協商,努力達成本期債務和解。公司正通過加快存貨的售出、積極處置資產,補充公司現金流,政府介入引導協助等措施解決本期債券的本息兌付。
*ST雛鷹曾曝出“欠債肉償”奇聞
去年11月,A股“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便因為用肉制品抵債火了一把。
2018年11月6日,公司超短期債券“18雛鷹農牧SCP001”違約不能足額兌付。11月8日晚,雛鷹農牧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計劃對現有債務調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債務范圍包括公司現有所有債務。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經與小部分債權人達成初步意向,涉及本息總金額2.71億元,目前尚未進行產品交割。
消息一出,眾人嘩然,這被認為是A股上市公司第一起違約“肉償”事件。不過,有趣的是,上述荒唐的償債方式,在消息傳出后卻引發股價漲停。該消息先是由自媒體在11月8日盤中透露出來,此后股價瞬間拉漲停。
雛鷹農牧沒錢買飼料餓死豬
“肉償事件”發生兩個多月時間后,雛鷹農牧再次成功引起了市場的注意。
1月30日晚,雛鷹農牧大幅下修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9億-33億元。此前,該公司在2018年三季報中預計,2018年公司凈利潤的變動區間為-17億元至-1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雛鷹農牧曾盈利4518.88萬元。
對于2018年巨額虧損的原因,雛鷹農牧在公告中提到了三個方面的因素,分別是經營業績下滑、商譽減值準備及資產減值準備。
從經營業績來看,雛鷹農牧表示,2018年6月開始,公司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由于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于預期,致使生豬養殖成本及管理費用高于預期;且第四季度生豬市場受非洲豬瘟影響,銷售價格低于預期。綜合來說,公司利潤較前次業績預測減少3.91億元。
從商譽減值方面來看,相比這兩日動輒計提數十億的其他上市公司,雛鷹農牧對商譽減值的計提準備,僅讓公司的利潤減少了0.9億元,計提的原因是公司下屬澤賦基金投資的汕頭市東江畜牧有限公司因2018年生豬養殖市場持續低迷,且養殖場遇到拆遷將影響未來盈利能力。
從資產減值方面來看,雛鷹農牧提到,由于2018年末公司生豬養殖成本高于生豬銷售價格,公司擬對2018年末存欄的生豬及庫存商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此同時,受非洲豬瘟影響,公司產業基金投資的生豬養殖行業上下游企業盈利能力及融資能力均受到一定影響,公司對各項投資進行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據了解,前述兩項資產減值準備,分別導致該公司利潤較前次業績預測減少約3.84億元、3.46億元。
不難看出,在雛鷹農牧對業績的解釋中,公司資金緊張、生豬養殖成本的提高以及非洲豬瘟影響下豬肉價格的下行,成為公司此次業績大幅預虧的主要原因。
5億計劃實際增持不足4000萬
繼去年10月延期實施后,雛鷹農牧大股東、高管最終還是終止了增持計劃。
公司于3月公告,“由于受國內金融行業去杠桿、金融監管新政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增持人員無法籌措充足的增持資金;公司控股股東侯建芳持有公司的股票被多輪輪候凍結,此外近期部分人員已經離職……上述增持人員決定終止實施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2018年4月,雛鷹農牧披露一份“不低于5億元”的增持計劃,增持主體包括公司控股股東侯建芳、部董監高、證代及其他部分核心管理人員,增持期限為6個月內。其中,侯建芳計劃增持金額不低于1億元,此外,公司高管及其他核心管理人員共13人,計劃合計增持不低于4億元。
對于增持目的,公告稱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看好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價值,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權益和資本市場穩定。”
從實施情況來看,上述增持計劃披露至今,14名增持主體中,僅大股東一人出手增持,且未達到增持計劃下限。具體來看,侯建芳于2018年6月8日、11日在二級市場累計增持0.36%股份,增持金額約3863.83萬元,成交價格區間為3.36元/股至3.4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擬增持人侯建芳去年一度出現平倉風險,在拋出增持計劃前后多次補充質押,另一名擬增持的總裁近日遭被動減持。
去年7月,侯建芳持股新增輪候凍結,其質押于中信建投4573萬股涉及違約,質押于中投證券的24924萬股構成違約,可能存在平倉風險導致被動減持。而自去年2月以來,侯建芳多次補充質押。
另外,去年擬增持的董事、總裁李花近日遭被動減持。其質押于國都證券的股份觸及平倉線,持有的10萬股雛鷹農牧已在3月4日被平倉處理,成交均價2.49元/股。
此外,6月19日,雛鷹農牧發布關于新增訴訟的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了法院相關涉訴文件,新增7起訴訟,涉案金額共計2.86億元,具體情況如下:
雛鷹農牧表示,目前上述涉訴案件尚未最終判決,暫時無法判斷對公司本期利潤和期后利潤的影響。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