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02:5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劉萌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2019年5月末以來,隔夜Shibor值接連走低,5月28日該項報價2.760%,迄今累積跌幅達到176個BP。
6月24日,上海同業拆放Shibor值全線走低。其中,隔夜Shibor值跌11.2個BP至1%,創近10年來新低。此外,7天Shibor值跌9個BP至2.326%,14天Shibor值跌4.5個BP至2.762%,1個月Shibor值跌4.7個BP至2.805%,3個月Shibor值跌3.6個BP至2.859%,1年期Shibor值跌2.0個BP至3.17%。
隔夜Shibor值創近十年新低
《證券日報》記者對比歷年數據發現,1%不僅僅是今年隔夜Shibor值的最低點:在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網站公布的數據中,上一次如此之低報價出現在2009年9月1日,為0.9992%。也就是說,6月24日隔夜Shibor值創2009年9月2日以來新低。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經濟形勢、央行靈活適度、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支出等因素影響,今年年中資金流動性較去年明顯寬松。6月中旬以來,DR007波動中下降、Shibor值創新低,顯示銀行間流動性明顯較5月份寬松。
數據顯示,自2019年5月末以來,隔夜Shibor值接連走低,5月28日該項報價2.760%,迄今累積跌幅達到176個BP。
陶金表示,相對于去年,今年經濟下行壓力猶存,5月份工業生產等主要經濟指標可以印證。在此背景下,央行強化逆周期調節,增加銀行流動性。近期關于地方政府專項債可用作重大項目資本金、財政預算調整以及央行其他貨幣政策的討論較多,反映了逆周期調節邏輯,也釋放了政策穩經濟的信號。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當前實體經濟整體仍然承受一定的內外部壓力,要想保持上升的勢頭,勢必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保駕護航。
隨著利率市場化和基準利率并軌,寬貨幣、寬信用傳導機制日益通暢。5月份社融增速達到10.6%,盡管低于去年同期,但已高于名義GDP
3個百分點,因此當前信用環境是明顯寬松的。
理財產品收益率繼續下跌
按往年慣例,年中和年末都是銀行存款備戰考核的重要時點,銀行經常會推出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以爭奪資金。但縱觀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跌。即使是銀行年中考核的6月份,理財收益率也始終熱度不高。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整體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下滑4個BP至3.91%,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連續下降15個月,并創下28個月新低。
普益標準研究員指出,收益率下滑主要有兩個因素的考量,一是前期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環境下,寬松的資金面帶動中短期資金價格中樞的下調,推動產品收益的下跌;另一個是非標資產投資限制增多,隨著存量老資產的到期,理財產品更多的投向流動性較高、收益相對較低的資產,從而導致產品收益率的下降。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上周(2019年6月15日-6月21日),共有328家銀行合計發行2032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凈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較前一周環比增加11家,產品發行量增加61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1%,較前一周下降0.02個百分點。
有銀行人士表示,觀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普通投資者直觀感受資金市場流動性的最佳方式。如果資金面狀態不變,產品收益率大概率不會普遍反轉上行。
興業研究指出,本周公開市場無資金到期,地方債計劃發行量依然較大,同業存單到期量處于正常水平。半年末時點,資金需求依然較為旺盛。本周財政支出力度將加大,對流動性形成一定的補充。預計央行將根據地方債發行節奏和財政支出情況,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資金面大概率平穩跨過半年末時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