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09:0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吳奕萱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雙方各執一詞,直接導致了公司5月17日年度股東大會現場未能順利達成決議。公司也因此受到了深交所的問詢。
■本報記者 吳奕萱
近日,*ST中捷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第三大股東蔡開堅通過郵件發送的《函告》,主要內容仍為與大股東的表決權及投票權糾紛所涉及的《表決權及投票權委托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相關事項聲明。
表決權及投票權糾紛不斷
日前,《證券日報》曾報道*ST中捷股東表決權及投票權糾紛的相關情況。5月14日,*ST中捷發布公告稱,公司大股東中捷環洲持有其第三大股東蔡開堅簽署的《協議》,稱蔡開堅已將其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以及協議委托期間內所增加股份的全部表決權及投票權委托給中捷環洲。但上述《協議》遭到了蔡開堅的否認,雙方各執一詞,直接導致了公司5月17日年度股東大會現場未能順利達成決議。公司也因此受到了深交所的問詢。
5月21日,*ST中捷發布了對深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稱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參與《協議》的簽署,但在知曉范圍內,不存在利用其此前留存的空白簽字頁制作《協議》的情形。中捷環洲及其法人萬鋼明確蔡開堅知悉《協議》簽署的具體過程,但《協議》未有當時簽字時間。
沒想到時隔大半月,蔡開堅又向*ST中捷發了函告,再次申明在公司5月14日《提示性公告》發布前未曾獲悉《協議》內容,亦未參與上述協議簽署,其與中捷環洲、萬鋼之間不存在任何關于*ST中捷股份的表決權及投票權委托的有效約定,并要求解除《協議》,取消對中捷環洲、萬鋼的授權委托。
針對上述事件,《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ST中捷董秘陳國強,其坦言:“對于股東之間的糾紛,我們一直在積極處理,也咨詢過律師,但由于雙方表述不同,無法確定真假,還是建議雙方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不過,蔡開堅認為,司法解決過程過于緩慢,“眼下*ST中捷的虧損問題迫在眉睫,希望能通過行政手段盡快解除《協議》,才能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回歸專注主業”。
根據日前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關于中捷資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的法律意見書》內容,該所律師認為《協議》客觀存在,雖然蔡開堅、中捷資源、中捷環洲、萬鋼均出具聲明和情況說明,但對其真實性的判斷,需要通過司法機關在訴訟或仲裁程序中依法查明事實并作出裁判的結果來加以確定。針對蔡開堅作出取消《協議》中委托授權的聲明函表示,其作為委托人固然擁有《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規定的任意解除權,但是在《協議》中各方約定的合同解除的條款限制了蔡開堅單方行使任意解除權。在司法機關對《協議》的真實性作出明確的裁判結果前,涉事《協議》形式上仍具有法律效力。
2018年年報遭深交所問詢
禍不單行,5月27日,*ST中捷又收到了深交所對公司2018年主要財務數據、是否存在資金占用以及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等問題的問詢。
*ST中捷2017年、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320.8,0萬元、-2.38億元,若今年無法扭虧將面臨退市。然而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虧損321.43萬元,預計2019年1月份-6月份凈利潤為-3500至-2000萬元。
陳國強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尋找扭虧的方式,當記者問及具體舉措時,他表示:“還是以公告信息為準,有進展的話會及時披露。”據公告顯示,2019年*ST中捷將繼續加強產品研發的創新力度,并確立了以步進電機代替機械結構的更加自動化、智能化機器以及物聯網技術在縫制設備中的應用作為今后的研發方向。
*ST中捷表示,公司前期研發的筒式繃縫一體機、懸臂式旋轉機頭模板機、小運模機、步進羅拉車一體機、智能平縫機產品于2019年初通過了省級新產品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產品已經開始組織批量生產,這些將成為公司2019年度新的利潤增長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