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03:0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袁 元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銀保監會之所以在當前時間節點釋放提高險資入市上限這一信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滬深股市已經進入了具備價值投資的投資洼地,險資加大對股市的投資恰逢其時。
5月中旬以來,盡管滬深股市波瀾不驚,但是從MSCI到富時羅素,國外機構投資者對于滬深股市的投資布局逐步加深,表明滬深股市如今所顯露的投資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長線機構投資者青睞。而在最新表態青睞滬深股市的長線機構投資者隊伍中,險資名列其中。
6月9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為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優化保險資產配置結構,銀保監會正在積極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事宜。總體方向是在審慎監管的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更好地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優勢,提高證券投資比重,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一石激起千重浪,雖然銀保監會尚未確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將提升到哪一個高度,是不是像市場傳言的該上限由30%提升至40%,但是10日滬深股市的上漲已經反映出市場對這一事件的期待。
銀保監會之所以在當前時間節點釋放提高險資入市上限這一信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滬深股市已經進入了具備價值投資的投資洼地,險資加大對股市的投資恰逢其時。
6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A股市場自身看,市場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當前,上證綜指市盈率為13倍,低于美國道瓊斯(19倍)、法國CAC40(19倍)、日經225(16倍)、德國DAX30(16倍)、英國富時100(17倍)等全球主要股指。易會滿指出,處于歷史低位的市場估值顯示了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
我們知道,保險資金的對外投資屬于標準的風險厭惡型,險資的投資偏好首先傾向于安全穩定。這種投資偏好完全可以在目前滬深股市的藍籌股中得到滿足。舉例來說,以當前工商銀行股價5.78元/股來算,投資工商銀行的股息率為4.2%,這種安全穩定的投資回報率絕對是險資最愛的菜。然而,過去受制于險資權益類投資比例的上限約束,即使險資愿意購買更多的工商銀行股票,卻無法如愿。
提高險資入市比例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發揮出險資作為市場穩定器的作用。由于險資屬于長線投資者,其在買入股票后不會像中小投資者那樣頻繁短線操作,這對于股指的穩定大有裨益。
當然了,中小投資者可能最為關心的話題是險資入市比例上限提高后,能夠為市場帶來多少增量資金。這方面已經有許多機構做出了預測,總體認為是險資入市比例上限每提升一個百分點,資本市場就有望迎來上千億元資金增量,若提升10個點,股市或將有望迎來萬億元資金增量。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從MSCI到富時羅素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到險資為代表的國內長線機構投資者,似乎在同一時間段確認了投資眼神,那就是“價值投資,準沒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