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10:1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張勤峰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5月14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2000億元,比當日到期量多440億元。當日有2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故從全口徑來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流動性凈投放240億元。
5月14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超額續做到期MLF,投放一定的增量流動性。分析人士指出,稅期等因素的影響開始顯現,但在定向降準實施在即的情況下,央行選擇超額續做到期MLF也表明穩定流動性態度,后續流動性出現大幅收緊或者過度充裕的可能性都不大。
央行超額續做到期MLF
央行14日公告稱,為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5月14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2000億元,比當日到期量多440億元。當日有2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故從全口徑來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流動性凈投放24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此次操作至少傳遞了如下兩方面信息:
一是稅期因素影響開始顯現,流動性邊際承壓。從以往來看,5月份也是傳統稅收大月,過去兩年的5月份財政存款平均增加超過4700億元。從央行公告透露的信息來看,稅期因素影響已開始顯現。
這一點從最近流動性波動上也可看出端倪。上周流動性一度極為充裕,銀行間市場上隔夜回購利率一度跌破1.2%,創下近4年新低,但隨后資金面寬裕程度開始下降,貨幣市場利率也出現較快反彈。14日,DR001加權平均利率上行25bp報2.41%,DR007上行12bp報2.63%。
目前可能消耗流動性的主要包括外匯流失、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財政收稅等幾項。相比之下,稅期因素的短期影響可能較大。這可能也是央行公告唯一提及稅期因素的原因所在。
二是央行適時適量續做到期MLF,表明維穩流動性態度。應看到,5月15日起,定向降準將實施,也會釋放出一定的流動性,在這一背景下,央行選擇超額續做到期MLF,釋放的信息是較為明確,有助于穩定市場流動性預期。
保持合理充裕為大概率事件
業內人士指出,短期資金面影響因素仍較多。一則定向降準即將實施;二則稅期因素的影響可能進一步顯現;三則匯率波動增添了外匯資金的不確定性。除此以外,地方債發行繳款,存款派生導致的準備金補繳也會持續影響流動性。
但綜合來看,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仍是大概率事件,出現大幅收緊或者過度充裕的可能性都不大。如果流動性過緊,貨幣市場利率走高,或許在短期內有助于穩定內外利差,從而可能有助于保持匯率的穩定;但從長期看,貨幣條件偏緊不利于穩定經濟增長,尤其是在外部變數重新增多的當下。流動性過度充裕,貨幣市場利率大幅走低,則可能在短期內加劇匯率波動,甚至可能加大資本流動的波動。
考慮到15日定向降準將釋放出一定的長期流動性,短期流動性邊際收斂的態勢有望緩和,貨幣市場利率在經歷短期較快上行后或重新趨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