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10:1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詩鈺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變化,減稅降費及支持實體經濟的“寬信用”政策逐步顯效,國內經濟增長韌性明顯,基本面繼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
5月13日,離岸人民幣貶值失守6.90關口,日內貶值逾500點,創去年12月份以來新低。在岸人民幣收報6.8721,貶值603點,上一交易日收報6.8118。此外,《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了解到,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調42個基點,報6.7954,并創自2019年1月24日以來新低。
那么,結合經濟基本面來看,匯率出現下跌有哪些原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5月13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進入5月份以來,在美元指數保持基本穩定的背景下,人民幣出現一定幅度貶值。這背后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4月份包括進出口、金融等宏觀數據略有回落,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預期出現分化,對人民幣走勢形成一定擾動。其次,近期中美經貿談判波瀾再起,匯市情緒波動較大,短期內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壓力。由此,市場對前期經濟增長和經貿談判的樂觀預期都有所修正,成為近期驅動人民幣下行的主要因素。
王青表示,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變化,減稅降費及支持實體經濟的“寬信用”政策逐步顯效,國內經濟增長韌性明顯,基本面繼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當前中美經貿談判仍在繼續,匯市情緒或存在過度反應現象;此外,包括逆周期因子在內,監管層政策工具箱豐富,短期內人民幣出現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經歷短期較快下行后,人民幣匯價有望重返雙向波動格局。
此外,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5月13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去年的經驗看,10%關稅稅率通過人民幣適度貶值、出口退稅和企業減稅降負等措施得以化解,今年在稅率提高和征稅范圍擴大基礎上,匯率調整依然會是一個不錯的政策工具。因此,從呵護實體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今年匯率破7可能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也符合政策導向。
就央行貨幣政策下一步會出現哪些變化,王青告訴記者,月初資金面轉向周期性寬松,央行上周仍持續開展小幅逆回購操作。在當前外部不確定性上升過程中,央行此舉有助于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市場情緒。整體上看,目前貨幣政策松緊適度,重點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宏觀經濟薄弱環節的結構性政策取向保持穩定。
王青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加大定向滴灌力度,還可能陸續實施包括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定向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結構性貨幣政策。與此同時,若外部不確定性對國內經濟運行形成較大影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會相應加大,但出現“大水漫灌”的概率依然很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