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8:4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由其管理的上述基金全部重倉醫藥股,上半年回報均超過21%。
下跌行情中,公募基金是否遭遇贖回?哪些基金凈值逆勢上漲?
2018年時間過半,公募基金的凈值數據、基金規模數據正式出爐。在二季度弱勢行情中,公募基金是否遭遇贖回?哪些基金的凈值逆勢上漲?貨幣基金迎來最強監管,規模是否下降等。
上證報記者整理了2018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八大核心看點。
看點一:
基金公司非貨幣基金規模榜單
易方達中銀廣發位居規模前三
剔除貨幣基金,15家基金公司規模破千億元,具體情況如下表。
基金公司非貨幣基金規模榜單
看點二:
天弘余額寶基金規模首現大逆轉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規模為14538.76億元,比今年一季度末減少2353.09億元。
從天弘余額寶基金規模變動情況看,成立于2013年5月29日的該基金,初始成立規模僅2億元,在當年6月14日,正式牽手支付寶,開通了快速贖回及用余額寶直接支付功能,規模迅速增大。
歷史數據顯示,除了2014年三季度規模小幅縮水以外,余額寶規模均大幅增長,并在2017年一季度末,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7年,金融去杠桿成為政策主線之一,但是余額寶規模依然在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底,規模膨脹到1.58萬億元,今年一季度再度增加到1.69萬億元。
隨著二季度規模數據出臺,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規模單季下降了2353億元,是2014年三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規模減少的情況。
在業內人士看來,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規模下降,同政策監管趨嚴、公司主動收縮規模、貨幣T+0額度受限、平臺分流等原因有關。
余額寶規模變動情況
看點三:
權益類基金規模縮水兩千億元
今年上半年,市場整體下跌,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今年上半年,僅有休閑服務、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上漲,20個行業跌幅超過15%,其中通信、電氣設備、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建筑裝飾、電子等11個行業指數跌幅超過20%。
根據天相投顧的統計數據,公募基金權益類基金規模遭遇凈贖回(銀華、東方、民生加銀、平安大華、金鷹等公司旗下部分產品未納入統計)。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開放式股票型基金規模從一季度末的7427億元,減少到7138億元,縮水約290億元;
指數型基金產品從一季度末的4860億元,減少到4745億元,規模縮水115億元;
混合型基金總規模從一季度末的17561億元,減少到15771億元,規??s水約1800億元。考慮到上述基金凈值下跌,偏股基金凈贖回份額有限。
2018年二季度各類型基金規模變化
看點四:
貨幣基金規模依然增長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貨幣基金總規模74952億元,比一季度末的73380億元,再度增長近1600億元。
其中建信現金添利A規模從3175億元增加到3700億元,工銀貨幣從2761億元增加到2843億元;中歐滾錢寶發起式貨幣A從一季度末的51億元,增加到二季度末的692億元。
據了解,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和中歐滾錢寶發起式貨幣A,從今年5月初正式介入余額寶平臺,規模得以快速增長。
看點五:
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11.89%
上半年股票市場大幅下跌,主要指數跌幅均超10%,10多個行業指數跌幅超過20%。
水降船低,公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不佳。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股票基金平均下跌11.89%;混合基金平均下跌4.73%;債券基金平均上漲1.52%,貨幣市場基金平均上漲1.98%,QDII基金(截至6月28日)平均上漲0.50%。
具體而言,在2624只成立于2018年之前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中,僅有577只取得正收益,其中收益率超過5%的僅有100只,收益率超過10%的有40只。
上半年下跌的基金有2029只,其中跌幅超過5%的有1375只,占比超過5成;跌幅超過10%的多達749只,更有55只跌幅超過20%。
從主動管理型基金首尾業績表現看,富國精準醫療、中歐醫療健康C和富國新動力A位居前三名,上半年已經回報分別為29.53%、24.09%和23.85%,最后三名跌幅分別為32.07%、31.09%和27.9%,首位業績相差最大為61.59%。
各類型基金上半年表現
看點六:
國家隊基金二季度無變化
2015年7月底,5只規模各為400億元的國家隊基金成立,在運行兩年半之后,今年一季度均被贖回70%份額。
今年一季度,上述五只基金遭遇被大舉贖回,贖回七成份額,根據上述基金倉位和凈值變化情況,上述基金或在今年一月下旬市場大跌之前被贖回,贖回時點堪稱精準。
根據上述基金二季度規模數據,二季度上述基金份額基本維持不變。
今年一季度末,招商豐慶A基金規模為162億元,二季度末為161億元;易方達瑞惠一季度末規模為157億元,二季度末為153億元;
南方消費活力一季度末規模為154億元,二季度末為149億元;
嘉實新機遇一季度規模為136億元,二季度末為127億元;
華夏新經濟一季度末規模為132億元,二季度末為117億元。從上述基金凈值走勢看,基金規模變化主要為基金凈值下跌帶來的影響,基金份額或保持穩定。
看點七:
醫療主題基金表現搶眼
在排名居前的基金中,醫療主題基金領跑上半年公募基金業績榜。在榜單前30名,有25只基金是醫療主題基金,富國新動力和諾安利鑫也都是滿倉醫藥股。
也就是說,在上半年業績前30名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中,有27只基金均重倉了醫藥股。
在今年上半年的弱市行情中,盡管申萬醫藥生物一級指數漲幅僅為3.11%,但是龍頭股表現搶眼, 恒瑞醫藥(75.760,2.91,3.99%)、華東醫藥(48.250,1.77,3.81%)、片子癀(111.930,3.02,2.77%)、智飛生物(45.740,2.74,6.37%)、康泰生物(62.050,5.55,9.82%)、長春高新(227.700,20.70,10.00%)、通化東寶(23.970,1.07,4.67%)等股價迭創新高,在“龍頭為美”的市場行情中,為公募基金貢獻不少收益。
主動管理型基金前30名
看點八:
富國基金經理于洋成大贏家
在上半年偏股基金業績榜上,富國基金于洋管理的4只基金占據前7名。
數據顯示,從2011年8月起,于洋先后在第一證券、華創證券、安信證券擔任醫藥行業分析師,2015年11月加入富國基金,2017年11月25日擔任富國新動力基金經理,2017年11月17日擔任富國精準醫療基金經理,2018年2月8日擔任富國醫療保健行業基金經理。
由其管理的上述基金全部重倉醫藥股,上半年回報均超過21%。
從其擔任基金經理的半年多來,抓住了醫藥龍頭股加速上漲期,成為上半年的大贏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