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訊文/楊超
4月18日晚間,大富科技(300134.SZ)發布巨虧2017年年報,公司營業收入17.79億元,同比下滑26.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12億元,同比下滑-510.50%。
《號外財經》注意到,大富科技大幅提資產減值準備是公司巨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公司不僅對參股公司大盛石墨也有5500萬元的計提,而且還有2.89億元業績補償款未收回,其中2016年的尚有0.87億元補償款未收回。
同日,公司發布《2017 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對 2017 年度末存在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資產(范圍包括應收款項、 存貨、固定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商譽)進行全面清查和資產減值測試后,計提 2017 年度 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3.37億元。
《號外財經》發現,大富科技此次計提主要集中在持有子公司長期股權,而對以石墨烯為主業的參股公司大盛石墨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 5,500 萬元。是否意味著石墨烯行業迎來下滑拐點?
本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將減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2017年度凈利潤28,202.64萬元, 減少 2017 年度母公司凈利潤 15,257.51 萬元,公司 2017 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權益 相應減少 28,202.64 萬元。
2017 年度公司對持有子公司長期股權計提減值準備人民幣 27,367.00 萬元。其中,公司對參股公司華陽微電、大盛石墨及三卓韓一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減值測試 及判斷分析,對華陽微電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 18,367 萬元,對大盛石墨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 5,500 萬元,對三卓韓一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3,500萬元。
2016年1月,大富科技收到持股 49%的參股公司——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盛石墨”)的通知:經過一年的攻關,大盛石墨與合作研發單位共建的石墨烯中試線已完成了所有研究任務:2016年1月,石墨烯中試線進行正式生產,達到產量日均1公斤目標。
2016年11月,大盛石墨的石墨烯量產線順利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及投產。此生產線設計為“年產 30 噸、擁有全套自主知識產權及自研宏量制備設備的薄層(1~5 層)石墨烯產線”并成功投產,將薄層石墨烯成本控制在1元/克。
2016年12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工信部官方網站公示了擬公告的符合石墨行業準入條件生產線名單(第三批),大盛石墨以其多條石墨生產線進入工信部公布的符合《石墨行業準入條件》生產線名單(第三批)。
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有限公司)、內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及 實際控制人張彬共同承諾: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度起三年內各會計年度(包括2015年當年) 經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稅后凈利潤應為:2015年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5,500萬元,2016年實現的凈利潤 不低于9,200萬元,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15,500萬元。
《號外財經》注意到,大盛石墨并未能完成業績承諾,而且2016年的0.87億元的補償款還沒能收回。
根據大盛石墨2015年-2017年度的經營業績,上述業績承諾未實現。內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需要對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現金形式進行補償。其中:2015年需補償0.47億元, 已補償完畢;2016年需補償1.37 億元,實際補償0.50 億元,剩余款項尚未補償;2017年需補償1.97億元,尚未補償。截止審計報告日,各方仍在協商中,業績補償事項尚未實際履行。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