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4:1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鄧貞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醫療器械領域新的風向標,日前閉幕的第8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今年仍然收到了眾多投資人的關注。
作為醫療器械領域新的風向標,日前閉幕的第8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今年仍然收到了眾多投資人的關注。
“這次CMEF展會可以被稱為投資人內卷大會,我這次在展會上看中了兩個項目,回去準備仔細研究下。”北京一家主要投資醫療器械的投資人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以“創新科技,智領未來”為主題,第87屆CMEF 5月14日至17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全球近5000家企業參展,匯聚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產品。
國產醫療機器人閃亮登場
本次展會上,各種創新醫療機器人產品悉數亮相:單孔腔鏡機器人到全面覆蓋胸腔、腹腔、盆腔領域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從髖關節、膝關節骨科手術機器人到全骨科手術輔助機器人以及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膠囊內鏡機器人……
記者看到,西門子醫療帶來了血管介入機器人;唯邁醫療不僅帶來了ETcath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還舉辦了“ETcath介入機器人臨床創新發布會”;大族機器人展示了面向心腦血管支架檢測的機器人智能檢測系統;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帶來新品:ArmMotus EMU三維上肢康復機器人、ArmMotus M2 Pro上肢康復機器人等。
“在部分醫療機器人中,國產替代進口已成主流趨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腔鏡手術機器人也具有明顯臨床優勢,如精鋒醫療推出的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MP1000幫助醫生在手、眼、操作三方面延伸。
“精鋒MP1000完美融合了開放性手術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的優勢,既可以對病人保持微創的傷口,又能讓醫生進行直覺式的操作,進而進行各種復雜、精準的手術。”精鋒醫療產品總監王玲玲博士在展會上宣講回顧了外科手術的發展階段,從開放性手術到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再到機器人微創手術。
據介紹,精鋒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是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注冊證的手術機器人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
在精鋒醫療展臺上,參觀者還可以操作機器人,親自體驗一把當外科醫生的感覺。
“一直在做創新藥市場投資,但是從來沒有體驗過外科醫生,我也是第一次當‘外科醫生’。”上海私募股權投資總監在體驗完精鋒醫療新品外科手術機器人后興奮地對上證報記者說。展臺現場,不少眾多參觀者駐足體驗。
智能檢測受到資本關注
展會上,一系列合作成果落地。京東健康與歐姆龍健康醫療達成戰略合作,共同解決多元化的健康需求。除此以外,京東健康還與新華醫療在展會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模式創新、渠道深化、國產替代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專業從事基因診斷試劑、開發、生產及銷售的之江生物在本次展會上帶來了檢測平臺新品“小青耕”,它可實現樣本進-結果出,全程無需人員值守的全自動分子檢測平臺。該公司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此次CMEF展會,已有多家客戶表達進一步合作的意愿,并已于之江生物業務團隊達成對口聯系。”
“我認為檢測市場存在長期投資機會,這次主要關注的是HPV檢測等相關產品。”一家長期關注醫療健康賽道的投資人對上證報記者說。
專家呼吁開發多元化應用場景
在業內看來,目前國內90%以上高端醫療器械的核心部件還沒有實現完全自主,大多依賴國外進口,醫療器械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行業的一大痛點是,技術升級過程中很難有好的場景賦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藥投資人在展會現場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例如,企業生產出檢測癌癥的試劑盒,它是否能取代醫院的穿刺技術,能否取得用戶信任,這是普遍面臨的問題。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秘書張楊建龍呼吁,進一步放寬產品進院門檻,鼓勵國產創新醫療器械臨床推廣使用,并且對于創新醫療裝備技術在物價政策上給予一定的關照,為其提供更為自由的市場發展空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