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14:37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海灣化學在環保方面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治理壓力大、目前亟需綠色轉型。同時,海灣化學制造所用的原材料均來自對外采購,業績受到原材料價格影響,這也使得公司的業績波動較...
近期,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灣化學”)遞交了招股書,計劃在主板上市,目前已獲得上交所受理。據了解,海灣化學本次IPO擬募資30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綠色項目等的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一家化工企業,海灣化學在環保方面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治理壓力大、目前亟需綠色轉型。同時,海灣化學制造所用的原材料均來自對外采購,業績受到原材料價格影響,這也使得公司的業績波動較大。且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大,短期償債能力弱。
環保治理壓力大
據悉,海灣化學位于青島,是青島海灣集團的下屬公司。作為一家化工企業,海灣化學主要進行化學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從石油中提取的乙烯法PVC、合成塑料和橡膠的重要原料苯乙烯、制造音像制品和光盤磁盤盒的原料聚苯乙烯,以及有冶煉金屬、造紙等多種用途的化工原料燒堿。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這些化學原料在生產、運輸的過程中,有很大的不安全因素,例如燒堿,就具有強腐蝕性。因此對于該企業,安全問題是一大考驗。
2022年3月,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青島應急管理部督查組,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就曾對青島多個化工企業進行突擊檢查,查處了不少企業的安全隱患,并下達了《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
另一方面,化工行業為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競爭性行業,也面臨著三廢排放和綜合治理的問題,環保治理壓力和成本大;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下,該企業未來面臨著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要求。根據招股書,海灣化學此次募集資金,擬用15億元于環氧氯丙烷綠色循環經濟項目的建設,該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20億元,兩者之差計劃用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補足。
業績波動如過山車
再來看看公司的業績表現。
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海灣化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0.38億元、60.53億元、130.28億元和69.6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25億元、2.47億元、20.4億元和9.7億元。
雖然公司業績整體呈上升態勢,但是報告期內波動較大。202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下滑,2021年又大幅度上升,業績如坐過山車。
同時,公司的毛利率和凈利率也高低起伏,毛利率分別為14.68%、11.43%、24.76%和22.26%,凈利率分別為6.89%、4.97%、15.94%和14.44%。
IPO日報發現,公司業績波動,一方面是受到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波動也是影響業績的一大原因。公司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原材料皆通過對外采購的方式來保障持續供應,包括苯、乙烯、原鹽等,其中部分原材料通過進口取得。公司還稱,未來隨著企業的項目發展,會加大對原材料的采購規模。
化工行業的原材料復雜多樣,對外采購的供應商的穩定性是影響化工企業的供應鏈能否正常運行的因素之一。以國內碘化學品領頭羊金海碘化工為例,其與智利新維多利亞碘礦的獨家資源達成了長期合作,保證了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而招股書顯示,海灣化學的原材料采購價格穩定性不強,受市場影響較大,若價格上漲,主營業務成本增加,會影響該企業營業成本及毛利率。且由于部分原材料通過進口取得,若受地緣政治影響,也會影響原材料價格。
海灣化學生產的主要產品苯乙烯,其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由于苯乙烯主要是從石油中提取,受到石油價格的影響。例如,2022年下半年,由于國際地緣政治因素等導致原油價格高漲,使得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苯、乙烯的價格持續走高,原材料價格增幅超出產品價格增長,苯乙烯產品出現了虧損。同年,受市場環境影響,PVC產品價格較2021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原材料乙烯價格受石油價格走勢的影響呈上漲趨勢。
應付賬款的供應商上,也體現了該企業原材料依賴進口。據招股書,2019年海灣化學應付賬款的前五位,有三個供應商為來自日本、韓國的公司,占總應付賬款的29.61%。2022年,前五位則有四個供應商為海外公司,其應付賬款占比為35.46%。
手頭“緊”了?
據招股書,海灣化學報告期間內息稅前利潤分別為67083.58萬元、46700.29萬元、284601.39萬元和137581.82萬元,利息保障倍數分別為22.5、6.51、30.97和35.59.從指標上看,屬于波動上升的趨勢,具有較好的長期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
但在流動資金方面,海灣化學似乎“手頭有點緊”。
2020年至今,隨著海灣化學的規模擴張,投建項目多,資金需求增大,借款金額有所增長。2022年上半年,海灣化學的銀行借款金額總計為12.1億元,對流動資金的需求比較大。而此次IPO募集資金中,有3億計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報告期內,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整體有所上升,且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處于下降趨勢。具體來看,資產負債率從2019年的42.41%變化至2022年上半年的63.28%,流動比率從0.83降至0.53,速動比率從0.57降至0.3。
將上述提到的主要償債指標對標行業內上市公司,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海灣化學的資產負債率均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氯堿化工、陽煤化工、嘉化能源、鎮洋發展)的平均值;而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低于同行的平均值,存在著一定的短期償債風險。
具體來看,報告期各期末,海灣化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83倍、0.3倍、0.54倍、0.53倍,整體下行。同期末,上述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1.9倍、1.82倍、1.83倍、1.77倍,基本維持在1.8倍左右。其中,2020年末,上述同行的流動比率均值約為海灣化學的6倍,差距顯著。
具體至企業,報告期各期末,除2019年末的流動比率低于海灣化學外,陽煤化工的流動比率均高于海灣化學。而氯堿化工、嘉化能源、鎮洋發展各報告期末的流動比率是海灣化學的2-12倍。
對此,公司也指出,若未來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不充足,或對外籌資能力受限,可能對公司的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公司面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以及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