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08: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OPPO能做大做強手機業務,但未必能在電視行業分得一杯羹。 能制造手機,不等于就會制造電視,否則,坊間也就不會有關于OPPO準備切掉電視業務的傳聞了。 最...
【藍科技觀察】OPPO能做大做強手機業務,但未必能在電視行業分得一杯羹。
能制造手機,不等于就會制造電視,否則,坊間也就不會有關于OPPO準備切掉電視業務的傳聞了。
最近一段時間,業內紛紛流傳OPPO或將“裁掉”彩電業務的消息。“智能顯示事業部中電視業務線將裁撤”的傳聞有板有眼,這或對OPPO在IoT生態層面的布局產生一些影響。
華為電視濺起的水花也不大OPPO就能有大浪?
據悉,從2019年開始,做手機而優則“搞生態”的OPPO與行業里的其它玩家一樣選擇開拓IoT市場。幾年時間里,它陸續推出了包括智能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表和手環、耳機等在內的多個業務條線。
但是,就像我們所知道的那樣,OPPO在IoT生態構建上并沒有小米、華為那么順利。特別是在智能電視市場,OPPO所面臨的處境只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難”。
從自身角度看,OPPO電視在技術與生產層面的積累有限,導致其產品力亮點不夠,受眾面不廣,銷售自然成為問題。
從競品角度看,小米耕耘多年,同時依靠產品、內容端的發力才在電視市場中站穩腳跟。即便如此,小米電視在全球,仍然被海信、TCL壓著打。不要說OPPO,強勢如華為在全球電視市場的排名也并無存在感,可見OPPO電視突圍而出的難度。
無論從技術、品牌影響力、渠道還是創新力方面,華為是超過OPPO的。華為進軍電視領域,其實也沒有濺起大的水花,OPPO就能掀起大浪嗎?
從大環境看,全球電視目前是一片紅海存量之爭,OPPO電視享受不到市場增量紅利,想要在市場迎來爆發更是難上加難。
種種因素讓OPPO電視成為中國電視市場中的“非主流”,甚至至今還有一些人不知道OPPO竟然還有電視產品。
話說回來,OPPO電視業務雖然存在感不強,但是否真的決定把布局三年的彩電業“割肉”,可能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根據OPPO方面后續的官方回復顯示,它其實并未真的退出,“業務正常運行”。
站在電視行業的角度看,即便沒有完全退出,OPPO電視的現狀也值得深思。我們可以從OPPO電視的表現,看其階段性的經驗教訓,對于其他仍想進入電視行業的企業而言,具有借鑒意義。
資本不是打通電視行業的萬金油
OPPO電視這幾年的“奮斗”歷程表明,新進入電視領域的玩兒家其實是面臨很多問題。
一方面是行業仍然處于下行區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為2.0326億臺,比前一年同期下降4.8%,這是彩電行業近十年創下的新低。在這一背景下,新進入的玩兒家面臨的困境可想而知。
二是消費需求生變,價格不是驅動市場的良藥。銷售低迷、開機率低、用戶選擇越來越難、行業向著高端大屏化轉移…這一系列現象對于沒有用戶基礎和電視技術儲備的企業來說 ,靠OEM和買技術,注定會有太多的困難。用戶需求生變,導致全球彩電格局生變,價格對用戶失去了吸引力。
OPPO的現狀不由讓人聯想到當年由樂視電視掀起的互聯網電視浪潮。彼時在資本推動下,很多“門外漢”紛紛進入所謂的互聯網電視,比如大微鯨、大麥、風行、暴風、看尚等先后高調入場。只是沒過幾年的時間,在這條賽道又先后壽終正寢。
從品牌、渠道、技術到創新能力,從運營用戶、物流、服務再到打通生態鏈,電視做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完善的產業鏈、技術創新、洞察用戶的能力,以及將新技術迅速落地并且進行商業轉化的能力,絕不是僅有資本和代工就會有一席之地的。
小米只是個案,是在樂視電視倒下之后抓住了那一波的機會。當年互聯網電視入局者眾,到最后留下的只有小米電視品牌,就是很好的例證。證明如果沒有積累、持續技術創新能力、完善的產業布局和用戶基礎,貿然進入電視行業是極其危險的。
OPPO電視會不會步前輩們的后塵?
更重要的是,無數的經驗教訓都表明電視行業不同于其它IoT領域,它的門檻其實是很高的,需要有長期的重資產投入。需要耐住寂寞,需要持續技術投入,要有對技術的敬畏之心,而不能在資本驅動下,以速生方式獲利出逃。
否則,根本無法解決手機之外的大小屏打通、智慧家庭、軟硬件體驗升級、產業鏈構建、成本控制等問題。
2022年,全球電視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三星、海信、TCL和小米和LG。除小米以外,其他四個品牌無一不是電視領域的長期主義者,在核心技術、產業和生態布局上更加完善。OPPO相比之下還太“嫩”,注定其成不了小米。
做得好手機,不代表能做好電視
OPPO在電視層面乏力也說明,有手機基礎的廠商并不代表在其它領域一定有優勢。即便是OPPO手機銷售再兇猛,它也無法推動電視產業的升級。
如今的電視領域,跟風者沒有機會,而是技術引領者,能帶動一個行業,一個產業共同做大,才會有未來。
畢竟,手機和電視是不同的形態。雖說從理論上來講,有手機、有電視就可以打通智慧家庭“次元壁”,以智慧家庭的噱頭兜售生態。但智慧家庭可不僅僅是手機和電視,它需要以用戶截然不同的需求為核心,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智慧家庭生態鏈。
如果單從電視來說,如今用戶更看重電視的整體創新能力,比如顯示技術、畫質、健康護眼等。
從智慧家庭的需求看,當用戶拿出手機時,他們期待的不僅僅是方便地連接大屏電視,還要連接洗衣機、空調、冰箱、各種小家電等,OPPO在生態完整度和豐富程度上離競品們差距甚遠。
跨界警示:進退兩難才是現實
不管OPPO是不是真的退出電視領域,它已然給后來人提供了警示,那就是當你在不屬于自己領域的時候,會面臨太多的風險。
如果OPPO像自己說得那樣電視業務在“正常運行”,其想要翻身的話,就勢必要繼續在電視領域進行重投資。可如此發展下去,OPPO電視的終局也不會太令人期待,它的未來無非有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再堅持一段時間然后徹底甩賣,及時割肉止血甩掉包袱,這是目前OPPO電視所表現出的可能性延續。
第二種,把電視業務轉給別人,或者跟別人形成緊密的代工關系,同時做自有品牌的搭建。但是這個方向OPPO的意愿不會太強,因為即便幫別人代工也屬于重資產投入,你同樣得有生產線和前沿技術。否則,靠價格競爭的電視沒有未來。
第三種,咬緊牙關進一步加大投資,在電視領域進行“持久戰”,找尋行業機會和競爭對手的弱點。但這個方向給人的感覺更加不確定,全球電視市場諸強這些年來的變化并不大,OPPO想要成為下一個小米電視的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論是哪種可能性,OPPO電視都面臨著進退兩難的現實。希望在OPPO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超越品牌與行業、找到屬于自己的最優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