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09:1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陳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原本被視為“穩穩的幸福”的打新策略,10月下旬以來卻遭受了新股破發的嚴峻考驗。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22日至11月3日,連續9個交易日內有1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
原本被視為“穩穩的幸福”的打新策略,10月下旬以來卻遭受了新股破發的嚴峻考驗。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22日至11月3日,連續9個交易日內有1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在A股市場歷史中也屬罕見。
這種情況使得機構投資者參與打新時報價普遍趨于謹慎,市場預計,未來打新收益減少是大概率事件。但基金經理也表示,新股頻頻破發,從結果看短期會直接影響打新的收益,但也將使得打新參與者報價更加合理,趨近新股的真實價值。
打新收益急轉直下
10月新股頻頻破發,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A類投資者首當其沖。招商證券研報統計顯示,在2億元賬戶規模下,A類投資者1月至9月參與科創板打新的平均收益率為1.14%,10月急轉直下告負,為-0.08%;1月至9月參與創業板打新的平均收益率為0.76%,10月的打新收益率僅為0.24%。
機構認為,新股連續破發的背后是多重原因的共振。嘉合同順智選基金經理楊彥喆解讀稱:“首先,在新股破發集中的兩周內,寬基指數及各大板塊普遍下行,市場缺乏核心關注點;其次,今年9月18日詢價制度調整后,市場定價趨于理性,而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發行的市盈率持續提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市盈率對后續的走勢產生了一定影響;第三,受10月破發頻繁和月均漲幅顯著下降影響,市場對新股投資的熱情有所降溫。”
在楊彥喆看來,近期的市場現象說明注冊制下市場化定價機制正在逐漸發揮作用,促進市場參與者對新股進行更專業和理性的定價與投資,推進A股市場向成熟資本市場靠攏。
“總的來說,在詢價新規背景下,限制高價發行的同時放寬詢價范圍,有利于提升首發定價市場化程度,一二級市場的價差或將逐漸收窄。短期市場新股連續破發后,受參與者退出、市場情緒回溫等因素影響,我們預計新股收益率雖會有所降低,但仍將具備一定的吸引力。”楊彥喆表示。
確定性收益能否繼續
新股破發對打新基金收益率影響幾何?匯成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對大部分基金經理而言,獲取打新收益只是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通過主動管理獲取底倉尤其是權益底倉的收益。據匯成基金研究中心統計,以275只“固收+”打新基金為樣本,10月份收益率的中位數為0.36%,其中打新收益率僅為0.0106%,依然呈現正收益,但占比微乎其微。三季報公開信息也顯示,上述“固收+”打新基金三季度增配電力設備、公用事業和石油石化等行業,減配銀行、食品飲料、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等板塊,從中獲得了市場風格轉換帶來的回報。
如今,新股破發概率增加也讓機構直面兩難境地:究竟打還是不打?打新策略是否還有效?對此基金經理普遍認為,確定性收益不再確定,未來將更考驗打新者對新股的研究和定價能力,最終使得打新的收益回歸到研究能力,而不是制度套利。
“未來的打新投資策略將更加考驗我們基本面研判和精選標的的能力。”滬上一位績優基金經理表示,“我們將依托于研究團隊與風控體系,深入研究每一個標的,擇優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后擇機賣出策略將替代以往較為簡單的買入賣出策略。相信隨著詢價制度的逐漸深入,新股申購仍有望獲得一定的正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