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16:22 |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美團在公告中表示是“聚焦公司主業發展,為用戶和商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1月15日至18日期間,美團將陸續返還會員已分攤的互助金。...
日前,美團互助發布關停公告,美團互助將于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6月美團互助上線;2020年4月公示第一位受助者案例;2020年6月升級為首個“不限病種”的大病互助計劃。自上線以來,美團互助已公示分攤18期,共幫助382位患病會員。
美團究竟緣何關停美團互助呢?
美團在公告中表示是“聚焦公司主業發展,為用戶和商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1月15日至18日期間,美團將陸續返還會員已分攤的互助金。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1月22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我們覺得美團互助偏離美團主業和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是其關閉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我們還將對網絡公司做互助業務進一步的關注,了解其運行的方式和風險情況,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過去的幾年里,大量互聯網巨頭進入互助行業,繼螞蟻金服上線相互寶(原相互保)之后,滴滴、美團、360、百度相繼入局網絡互助。
很多網絡互助平臺成立之初為了吸引用戶,會推出許多優惠條件,比如"0元加入",這樣雖然會快速引流,但面臨平臺人數的快速擴張,分攤金額又局限的情況下,會員過了等待期后,隨著申請互助的用戶不斷增加,分攤也越來越多,一部分用戶會因為分攤增加退出,一部分用戶無法獲得既定利益,也會自動退出。平臺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用戶規模下滑,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但專業化運營能力強的互助平臺更能在前期減少或者規避道德逆選擇事件的發生。
美團互助也并不是第一家關閉的互聯網巨頭互助平臺,2020年8月份,百度燈火互助發出公告,宣布9月9日下線互助計劃。近日,也有不少聲音提出,“網絡互助是不是已經到分水嶺?”或許只能說,這是互聯網公司和真正網絡互助平臺的分水嶺,互聯網巨頭的運營模式并不能完全代表互助這個行業,它更多代表互聯網巨頭水土不服,或者說用互聯網思維做網絡互助可能行不通。
在目前的互助平臺中,有成熟的運營經驗的在少數,有些逆風險選擇也控制得較好,同時也能在社會中發揮扶持弱勢群體的作用。比如“相互寶“目前成員規模穩定在1億以上,成員中有一半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來自農村和縣城的成員占比超過三成;水滴互助的主要用戶為三線及以下城市群體,會員中超七成人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e互助的會員中覆蓋了來自全國19531個鄉村,累計受助金達5億元, 來自鄉鎮地區的人數占總獲助會員人數的60%。根據相互寶、e互助、水滴互助平臺的公開數據,也可以發現,平臺互助了大量的癌癥大病患者,讓這些患者可以獲得可觀的互助金,用來治病。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網絡互助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互助行業救助總人數超過3萬人,救助總金額超50億元,覆蓋人數達1.5億人,預計到2022年覆蓋人數將達3.9億。這些數據都說明,很多老牌的互助平臺,是真正的在做事,他們用適合網絡互助行業發展的運營經驗來進行平臺發展,在用戶逆選擇上也進行了把控。比如老牌平臺e互助六年來用戶一直穩健增長,互助金也一直穩定,相互寶的會員數量在經歷了短暫的下滑后也保持了穩定,這些都是平臺發展的結果。
面對"逆選擇"現象,網絡互助平臺更要根據平臺自身情況進行專業化運營,并制定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平臺規則。業內人士認為,網絡互助平臺要避免"逆選擇",需要注意兩個核心問題:互助保障范圍要保持適度和切忌過度營銷。互助保障范圍的大范圍擴充,以及"0元加入"、"低門檻加入"等過度營銷,會吸引很多隱瞞病情帶病加入的用戶加入,會增加平臺的管理風險,為平臺帶來"逆選擇"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