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2 10:3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很多人一提到股票基金就害怕,覺得股票基金波動性很大,不容易賺錢。
8月22日,“資產管理助力中國養老財富儲備研討會暨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0)發布會”在滬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在研討會上,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暉在主題為《公募基金如何助力養老金投資》的主題演講中就如何助力養老儲備分享觀點。張暉認為,主動權益在養老金投資中非常重要,他從投資實踐出發,強調提供低波動、風格穩定的資產是養老金投資的關鍵,并分享了匯添富在這兩方面的探索和經驗。
發言實錄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下午好!
我今天分享的題目,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宏觀,更偏向于養老金投資實踐和投資者教育,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主動權益在養老投資中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和在座專家長期呼吁的;二是如何通過有效的資產策略,降低波動性,提供更契合養老金資金特點的產品;三是要提供風格穩定的資產,這是做好養老金投資的關鍵;四是要堅持長期做好客戶服務與陪伴,這是養老金投資的基礎。
一、
國際經驗表明,養老金中權益基金投資占比長期較大。這張圖是美國401(k)賬戶的資產分布結構,可以看到,其中股票資產占了40%以上的比例。
很多人一提到股票基金就害怕,覺得股票基金波動性很大,不容易賺錢。實際上,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在《公募基金20年專題報告》中的統計,截止到2017年底,自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5個百分點;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1.66萬億。
另外,很多人認為A股的股票指數好像沒怎么漲,投資股票就不容易賺錢。事實上,公募基金的長期業績和股票指數的關聯度是不大的。這張圖是我們旗下基金的整體收益情況,可以看到,拉長期限主動權益基金是能夠為投資者創造可觀回報的。
我們實際上面臨的問題是,為什么基金賺錢,而投資者不容易賺錢。我有一個體會,這和兩個“久期”有關。
一個是心理久期,投資者會頻繁地關注投資波動情況,每天都去看今天的凈值是漲了還是跌了,心情總在跟著市場一起波動。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投資者很歡迎定期開放式基金。實際上,投資者可以自己主動選擇持有3年,但是為什么還要犧牲流動性來買定期開放的基金呢?這個就是因為投資者的心理久期比較短,需要通過定期開放來進行約束。
另外一個是考核久期,考核久期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個人投資者,就經常會看最近賺了多少錢,如果覺得賺的不多,就換一個基金,但是老是換錯。對于機構投資人來說,則是考核基金經理的時候,總是看短期業績,頻繁的換基金經理,最后也做的不好。
我們對公司旗下成立時間比較長的3只基金做了業績歸因分析,這3只基金分別是成長型、價值型和均衡型。歸因分析發現,這3只基金的超額收益主要來源都是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有2只基金的時機選擇是負貢獻,1只是略微的正貢獻——這由于這只基金經歷2008年的股市暴跌,當時的投委會做出了比較早的減倉決定,如果剔除這個因素,這只基金的時機選擇貢獻率也不理想。
所以從長期來看,很多基金時機選擇的結果都是非常不理想的。我們一直強調這個理念,做投資要有大局觀,要淡化時機選擇。
二、探索多資產的策略能有效降低波動性
這個議題也很有意思,我們一直說第三支柱建設,說要做到客戶有自主型資產。我剛才講到基金長期能夠賺到錢,但是投資者,特別是養老金投資者,比較注重波動性。我們是不是有一些方法,能夠降低波動性呢?
過去幾年,針對這個課題,我們做了很多探索,而且有一些探索還是蠻有意思的,可能跟很多投資者直觀上的理解不太一樣,我下面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第一種策略是股債混合策略。我們現在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股債混合產品線,可以提供40%、30%和20%等不同股票投資上限的基金。
我對這個策略非常有感觸,市場上很多人都認為股債混合很好做,回撤好控制,但是實際上這和投資方法的關系是非常大的。比如說,如果管理人在20%的股票倉位上不斷做時機選擇,結果不斷做錯,會導致組合回撤變大;再比如說,如果管理人在債券倉位上買入很多可轉債,可能也會導致回撤變大。經過過去幾年的探索,我們目前在股債混合上的策略越來越成熟,回撤控制的越來越低。我覺得整個投資還是與方法有關,我待會兒還會講底層資產怎么選擇,這和波動性也有關。
第二種策略也非常有意思,也是挑戰大家認知的,就是基本面對沖。這個策略非常簡單,就是買一攬子股票,然后同時買入股指期貨對沖指數波動,這個策略的投資表現也非常好。
總的來說,過去我們可能特別側重于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對于這些策略型產品的重視度不夠高。后來發現,只要你重視了,是可以找到很多新方法、新策略的。
三、提供穩定風格的資產是做好養老金投資的關鍵
為什么養老金投資需要優質底層資產呢?我們先來看這張圖,這是目標日期基金的下滑曲線,它的基本原理是,隨著持有人年齡的增加,股票倉位持續下降。
但是,你真正投資這類產品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倉位并不是風險的唯一決定因素。為什么呢?比如說,也許你在這個產品是60%股票倉位的時候找了一個非常保守的基金經理,體現出來的組合貝塔非常低;而到了這個產品的股票倉位下滑到20%的時候,找了一個激進的基金經理,雖然他的股票倉位低,但是波動性非常大,這就導致了下滑曲線的失效。
我經常開玩笑說有買基金要防止“三飄”:一是基金經理自己的風格漂移,導致他買的底層資產是變化的;二是基金經理不穩定,跳槽了,換了一個新的基金經理,可能也會導致基金底層資產的變化;三是公司不穩定,比如投研核心團隊或者公司管理層發生變動,整個公司的投研風格都變化了。在這三種情況下,底層資產的穩定性都沒有保障,也體現不出目標日期基金的目標策略。
匯添富的做法是,長期致力于構建多風格多策略的產品體系,要求各種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要做到明晰、穩定、持續,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匹配的人去管理每一種風格或策略資產,所以我在匯添富的要求是,要發現基金經理的真相,你說你是大盤風格就是大盤風格,中盤風格就是中盤風格,不要去追趨勢,不要進行風格漂移。我們對基金經理一直有一個叫“三化”的要求,就是“風格穩定性,業績持續化,價值觀正確化”。
將匯添富旗下每只風格清晰的基金組合起來,我們摸索出一個在內部叫做“被動的主動投資方法”的策略,能夠為養老金投資提供全面的優質底層資產。
做這個策略的原因就是很多投資者喜歡買指數基金,因為指數比較分散,另外也比較適合考核。但是中國的股指中占股指60%左右的權重股與中國傳統經濟相關,而大量具有增長潛力的新經濟企業在股指里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因此股指實際無法準確代表經濟運行狀況。我們這個“被動的主動投資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比方說根據不同的風格,例如以大盤、中盤和小盤為縱軸,成長、價值和均衡為橫軸,形成一個風格九宮格,在每一格中選擇風格非常穩定、長期業績優異的產品,同時重點關注跟中國經濟增長、結構轉型相關的,未來增長潛力比較大的一些行業,比方說消費、醫藥、科技、環保、新能源等等,考慮行業配置時還可以優選一些投資海外的QDII產品,構成一個基金組合,它的效果就非常好。
大家知道的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美國目標日期基金的發展。美國目標日期基金的快速發展實際上是從2006年美國養老金保護法案開始的,當時美國啟動了401(k)的“自動加入”機制,目標日期基金成為了“合格默認投資工具”之一。什么叫自動加入呢?比方說,過去讓投資者主動去買某個產品,這個說服工作是很難的。但是美國啟動“自動加入”機制以后,如果投資者不想買養老基金,需要做一個選“否”的動作,但是大部分人是不會主動去打“×”的。而正是這一個簡單的設計,讓很多投資者默認投資了養老基金,避免了賬戶資金空置的情況,也因此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投資收獲。
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說,要改變投資者習慣和認知實際上要花大量時間的,包括投資者教育、推廣。我們天天說長期投資的魅力,但說到現在很多人還是不認可。
公募基金行業要持續做好投資者教育,要充分利用公司網站、官微、媒體、行業協會和論壇,以視頻、動畫等喜聞樂見的形式,直觀地向大眾解釋提前做好個人養老投資的重要性,傳導正確的養老投資理念。
最后,我覺得公募基金要做好養老金服務,需要提供豐富的優質底層資產,提供豐富的養老金投顧服務,堅持通過多種途徑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這個是我分享的一些個人的不成熟的一些想法,謝謝大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