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06:48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出差在外的三七互娛(公司注冊地為安徽蕪湖)證券事務部投資者關系總監梁蓉回到酒店,手機屏上出現了一串熟悉的數字。看到這串數字,梁蓉立即正襟危坐。電話那一頭是來自大洋...
華東一家上市公司日前經歷了一場深夜來電。為適應前來調研的海外投資者時間,這家上市公司將電話調研安排在了深夜。而這只是一個縮影,隨著外資對A股介入程度加深,機構人士認為,外資對于A股的研究與投資都將變得越來越靈活、多元化。
外資深夜來電
12月10日晚9時,出差在外的三七互娛(公司注冊地為安徽蕪湖)證券事務部投資者關系總監梁蓉回到酒店,手機屏上出現了一串熟悉的數字。看到這串數字,梁蓉立即正襟危坐。電話那一頭是來自大洋彼岸的四十多家外資機構。
為了方便美國機構投資者參與,三七互娛在北京時間晚9時安排了一場電話調研。作為投資者關系總監,梁蓉負責接待調研。
近年來,外資對A股公司的調研越來越頻繁。作為TMT領域的游戲龍頭股,三七互娛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外資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三七互娛的滬深港通持股占總股本比例從2019年年末的3.49%升至7.49%,增加了一倍多。梁蓉說,公司關注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包括QFII在內的長線投資者有助于維持股價穩定。
“一般而言,外資機構關注的問題包括公司治理、行業競爭格局、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等。公司治理方面,他們關注管理層的目標,例如未來3-5年的規劃等。”她表示,外資機構較少關注公司具體產品等信息,而是更加關注商業模式等決定公司長期發展的因素。
隨著機構持股比例提升,三七互娛也在摸索中提升信披質量。梁蓉說,首先,公司從2017年年報開始提供中英文雙語年報。其次,在接待調研上,董秘和投資者關系部會提前與組織調研的買方機構溝通,了解參與調研機構有多少是新機構,多少是一直跟蹤的老機構,一直跟蹤的機構調研有沒有具體的需求。
據了解,外資參與上市公司調研一般由賣方機構牽頭組團,梁蓉表示:“若調研團中有機構對公司還沒那么了解的話,我們需要做簡單介紹,公司目前在行業格局中處于什么位置以及公司的發展歷史等。針對公司已經有所了解的機構,我們可能將側重點放在公司未來兩三年的戰略規劃和最近的變化上。 ”
梁蓉發現,參與外資行組織的策略會也有助于增強外資投資機構對公司的認知。例如,三七互娛此前參加過外資行組織的“一對多(一家公司面向多家買方)和多對一(多家公司面向一家買方)的交流會”,主動出擊,向投資者或潛在投資者介紹公司。這類交流活動之所以重要,背后還有一層原因,目前外資機構如果通過滬深港通買入A股公司,相應上市公司無法穿透到底層。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無從知曉究竟是哪家外資機構持有其股份。因此,通過策略會或賣方組織的線上交流是接觸外資股東或潛在股東的重要方式。
目光轉向科創板
三七互娛并非孤例。外資對A股公司的調研正變得日益頻繁。Wind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外資機構參與的A股調研多達469次。盡管在疫情影響下,很多調研只能以線上形式進行,但外資調研的熱情并未因此削弱。2019年同期,外資調研總次數為407次。
四季度以來,調研次數最多的機構為高盛集團,瑞銀聯合銀行集團(UBS)緊隨其后,施羅德投資管理排名第三。此外,華爾街大鱷斯蒂夫·科恩的72點資產管理排名第四。調研次數進入前十的還包括摩根大通銀行、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上海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麥格里集團、千禧資本管理。
過去一般認為外資對A股的關注點聚集藍籌白馬股,而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必要逐步修正這一印象。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高盛集團參與調研最多的三只股票分別為海康威視、偉星新材和科創板上市的華峰測控;UBS參與調研最多的三只股票分別為歌爾股份、索菲亞和科創板上市的奧福環保;施羅德投資參與調研最多的三只股票為和而泰和科創板上市的賽特新材、海目星。
華峰測控在高盛調研后股價上漲了18.19%,而海目星則在高盛調研后股價下跌了1.76%。機構人士分析,外資機構可能在股價波動較大或者準備買入或賣出時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盡管調研后股票漲跌不一,但是參與調研至少表明這只股票已經成為外資機構的重點關注標的。
機構人士預計,未來外資對科創板股票的調研頻率還將大幅增加。原因在于,目前科創板股票尚未進入滬深港通名單,外資還只能通過QFII通道買入。不過,日前滬深港三地交易所已發布公告,預計于2021年初完成市場準備工作后將符合條件的科創板股票納入滬深港通名單。這意味著明年年初,外資機構有望通過滬深港通買入科創板股票。據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后者是外資投資A股的主要通道,預計外資機構投資科創板股票便捷性將大大提升。
作為覆蓋中國A股市場股票數量最多的外資機構,瑞銀證券研究部總監連沛堃表示,公司今年以來參與調研的板塊包括消費、科技、醫療等。隨著科創板運行日趨成熟,瑞銀對科創板研究也越來越多。針對目前外資機構口味的變化,連沛堃表示,現在投資者不僅關注白馬股,也對中小市值的公司有濃厚興趣。所以瑞銀對這類公司也增加了研究投入,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做出投資決策。
推動A股機構化進程
隨著外資A股持股比例上升,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面臨著一個全新的課題,即如何接待各類外資機構調研。
例如,10月30日,華南建筑五金企業堅朗五金組織了一場24家機構投資者參與的調研電話會。堅朗五金披露的信息顯示,當天參會的包含72點資產管理的相關人士。這一名字背后實則是斯蒂夫·科恩家族投資基金。斯蒂夫·科恩是知名美劇《億萬》主角的原型,堪稱華爾街大鱷。
盡管市場難覓72點資產管理的A股投資動向,不過據了解,其已在中國香港設立了辦公室。堅朗五金作為近兩年漲幅巨大的股票,已進入了該機構的視野。Wind數據顯示,進入11月之后,72點資產管理又進入匯川技術和美年健康的調研名單中。針對記者關于A股調研的問詢,72點資產管理并未回應。不過,72點資產管理參與A股調研的總次數位居眾外資機構前列。
對于堅朗五金董秘殷建忠來說,72點資產管理只是其近期接待的眾多外資機構中的一家。他認為,變化發生在今年5月。MSCI在5月13日公布了指數評審結果,堅朗五金被納入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盡管直接跟蹤該指數的海外資金不多,但MSCI的這一舉措還是被部分外資機構捕捉到。
殷建忠發現,5月之后,關注公司的外資調研頻率越來越高,參與的機構越來越多。根據Choice數據,11月4日堅朗五金又接待了11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高盛集團、部分亞洲和歐洲的知名對沖基金。
不僅是堅朗五金,記者調研發現,一般來說,A股公司進入MSCI或者富時羅素指數會成為一個轉折點。外資機構多將MSCI和富時羅素相關指數作為參照基準。公司進入相關指數,也就進入了外資的視野。接下來,前來調研的外資機構家數和同一外資機構參與調研的次數會顯著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資產總市值合計達2.75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為4.74%。相較于2020年二季度末,外資持股市值和占比均有所提升。就個股來看,包括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廣聯達、啟明星辰、華測檢測在內的5只股票外資持股比例突破24%。
2.75萬億元的外資持股對A股會產生什么影響?從個股來看,外資機構若看好公司基本面,常常敢于逆勢加倉。以啟明星辰的北向資金持股為例,今年4月下旬,啟明星辰的股價一路下挫,而北向資金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卻逐步攀升。境外機構持有A股市值數據顯示,外資在2018年一季度后逆勢加倉。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末,外資持有A股市值約1.2萬億元。2019年一季度末,外資持有A股市值達到1.68萬億元。期間持股市值增加的幅度顯著大于公募基金。2018年1月之后,大盤一路下挫直到年底,2019年年初才現改善。外資搶先埋伏,享受A股反彈的果實。
外資持股比例上升的影響遠不止于此,中金公司發布策略報告表示,隨著外資A股參與率的提升,A股投資行為也在越來越朝著“基于基本面的投資”方向轉變,外資有望在未來10年內成為A股最大的一類機構投資者,它們對A股機構化正起到示范作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