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0:2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時娜 祁豆豆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資本市場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肩負新的使命,注冊制由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全市場推行,已勢不可擋。...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時娜 祁豆豆 ○編輯 朱文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兩年前的11月5日,試點注冊制改革的號令從黃浦江畔發出,掀開資本市場新的改革華章。
經過兩年的探索,注冊制從增量到存量穩步推進,成果令人矚目:截至2020年12月9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00家,一批硬科技企業脫穎而出;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企業已上市54家,另有超過400家等待臨門一腳。
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資本市場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肩負新的使命,注冊制由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全市場推行,已勢不可擋。
星光閃耀:“試驗田”闖出光明之路
科創板用260天將注冊制從理念變成現實,創業板用119天完成了注冊制從增量到存量的突破,改革“加速度”背后,是市場各參與主體日夜兼程的勇敢探路。
2018年11月5日,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號角從上海發出;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鳴鑼上市,資本市場迎來科創板時間。
如今,科創板“試驗田”已成為硬科技公司的聚集地,星光閃耀。
煥然一新的規則體系,構成了保障改革落地的完整制度安排;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為未盈利企業、紅籌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敞開A股上市之門;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發行上市審核制度,有效助力科創板上市公司把好質量“入口關”;市場化的發行承銷機制、試行保薦跟投制度,加速形成利益約束和聲譽約束,促進了合理定價;創新的交易機制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保障了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彈性的股權激勵、高效的并購重組、簡化退市流程等,不斷優化上市公司持續監管……
回望來時路,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告訴上證報記者,科創板關鍵制度創新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市場化、法治化的理念在科創板先行先試,科創板也初步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改革向縱深邁進。
齊頭并進:創業板探出改革新路
2020年4月27日,有著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和超過4500萬存量投資者的創業板,接棒注冊制改革,進行全面的制度升級。
自6月15日接受申報以來,截至12月9日,申報創業板IPO的公司達464家,其中從證監會平移過來的在審企業176家,新增申報288家。
8月24日,創業板試點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順利上市。截至12月9日,54家企業完成發行上市,平均市盈率34.75倍,發行定價市場化水平提升明顯,首批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250.51%。
創業板存量上市公司也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截至12月9日,創業板已受理252家再融資、14家重大資產重組申請,其中,113家再融資、4家重大資產重組已注冊生效。
近期,上證報記者隨同深交所調研組走進上市公司,不少創業板公司點贊再融資注冊制改革。審核加速、效率提升,有力地支撐了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存量改革的實踐中,注冊制“試”出了新內涵。
在存量注冊制試點中,創業板探出了新路:新老劃斷。一方面,承接證監會前期審核成果接續審核,保障在審企業上市進程;另一方面,對于優化后的發行上市條件,允許存量企業有豁免權,比如,創業板明確存量在審企業不適用負面清單等。
星火燎原:全市場推行備受期待
“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有關工作情況時表示。
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伴隨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領域各環節改革有序展開,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進一步暢通;發行人、中介機構責任進一步壓實,信息披露質量初步得到市場驗證;市場生態逐漸改善,改革共識不斷凝聚,市場參與各方的獲得感不斷提升;A股市場的活力、韌性不斷增強……
全市場推進注冊制改革,即將迎來星火燎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提出,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聞令而動。交易所層面已著手啟動準備工作,深交所理事長王建軍在2020年深交所會員大會上表示,將深入總結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經驗,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各項準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