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延養老險不溫不火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在領取保險金時再根據當期稅率繳納稅款。
首季五成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下滑
償付能力是衡量一家保險公司財務狀況最重要的基本數據之一,能直接反映保險公司在需要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時的支付能力。
銀行股權拍賣冷中有熱
其截至去年年末的每股凈資產已增至5.48元。每股凈資產的增長,也增加了該筆股權的市場認可度。
154家銀行資管機構一季度調查顯示:普遍看好股市 對債市預期相對消極
銀行資管機構普遍看好股票市場在未來一年的收益表現,其中超過兩成認為股票市場未來一年的收益表現將遠超去年同期。
方正科技成為投資者索賠“活典型” 涉訴金額1.59億元
金融法院共計受理投資者提起的訴訟915件,合計涉訴金額為1.59億元,本次公告的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及期后利潤的影響暫無法預計。
銀行高凈值女性客戶畫像:休閑娛樂消費高男性一倍 關注基因檢測
高凈值女性客戶人均年消費額比持有資產200萬元以下的普通女性客戶高出1倍。值得一提的是,高凈值女性客戶熱衷境外消費,其境外人均年消費額是普通女性客戶的31倍。
北向資金逆勢布局成長板塊 高位減持大消費白馬
近期北向資金一改此前“滬強深弱”格局,甚至出現滬股通大幅凈流出而深股通凈流入的現象。北向資金在滬深股通渠道上分化的勢頭初顯。
五成險企償付能力下滑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嚴重不足
中法人壽由于綜合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驟降至-8468.51%,出現嚴重償付能力不達標情況;其他兩家壽險公司則由于最新的風險評級不達標也出現償付能力不達標的情況。
銀行間隔夜利率觸底反彈流動性格局未出現大變化
盡管5月8日DR001出現短暫的超低水平,但市場也都心知肚明這種狀態不可持續,考慮到繳準繳稅期過后,月初資金緊張壓力緩解是慣例,并不需要對市場利率的短暫走低過度關注。
補償型醫療險理賠難 監管給出三大“暖心提示”
上海銀保監局發現有消費者在申請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理賠時,由于發票遺失,或者還需要通過其他渠道申請賠付等原因,未將發票提供給保險公司,導致資料不全無法正常獲得保險賠償。
6.4萬億保險另類投資“體檢”:杠桿低、主投實體經濟
穿透式監管實測表明,保險機構是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沒有通過多層嵌套放大杠桿、資金空轉、繞道違規投資以及變異風險等問題,是實體經濟重要的長期穩定資金提供者。
保險償二代資產風險穿透式監管最快年底運行
一是統一產品統計標準、建立登記監測系統;二是協調發揮行業力量,繼續加強監管合作;三是定期排查穿透數據和披露信息,健全問責機制;四是保險公司內部建立溝通協調機制,保證數據信息質量。
券商資管規模持續縮減 主動管理能力成關鍵
截至2019年3月末,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達11.90萬億元,環比減少0.15萬億元,同比減少25%。
高風險金融機構如何處置?這家凈虧損5個億的城商行提供一個案例
在該行董事長曲俊杰的發言中,是該行員工在2018年用了一年的時間干了三年的活,“將衡水銀行從生死邊緣拉出了‘沼澤地’,回歸到正常發展的軌道”。
機構篤定看好券商股全年表現
隨著資本市場走強及交投活躍度提升,根據35家A股上市券商口徑統計,2019年一季度收入及利潤分別同比大幅增長51.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