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4月業績“滑鐵盧” 23家營收凈利雙“跳水”
26家券商中,多達23家券商業績環比出現下滑,且降幅多在20%以上,甚至有8家慘遭“腰斬”。具體來看,有8家券商業績環比下滑超過50%,且3家環比降幅更是超過60%,分別為東北證券、第一創業和天風證券。
泰禾集團短債高達574億現金僅115億
截至2018年底,泰禾集團總負債2112.47億元,拋除373.8億元預收款,也有1738.67億元債務,負債總額不斷升高。
三力士進軍藥用大麻火速收關注函
三力士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橡膠V帶的企業,其前身是紹興三力士橡膠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并銷售各類橡膠V帶、輸送帶、同步帶等產品,三力士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21家掛牌公司修正業績快報
披露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1.97萬元,而在4月30日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凈利潤變成了-2103.60萬元,前后兩者的差距為2635.57萬元。
萬家新三板公司年報審計誰最忙? 中興財光華守住第一 立信跌出前三
今年中興財光華審計了720份年報,排在榜首,成為最忙的審計機構。緊隨其后的大華與瑞華分別審計了630份、625份年報。去年,大華審計了619份年報
新三板一季報業績增長22% 第一梯隊表現不俗
今年互聯網相關行業的掛牌公司——東方網,取代具有金融屬性的掛牌公司,坐上一季報獎牌榜“凈利王”的位置。公開資料顯示,東方網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44億元。
沾“科創板”就漲 新三板龍頭公司估值迅速修復
2015年掛牌至今,君實生物在融資了約18億元之后,去年底登陸港交所,又融資近30億港元。目前公司股東戶數為301人。
沖關科創板 新三板公司都答了啥考題?
上交所要求嘉元科技披露“三類股東”信息、相關過渡期安排,以及相關事項對公司持續經營的影響,包括這些“三類股東”是否依法設立,實控人、高管是否在其中持股,相關鎖定期及減持安排是否合規等。
鋒龍股份遭同花順“烏龍”攻擊 后者曾傳播不實內容遭證監會處罰
目前公司正在與同花順就此事進行交涉,不排除通過法律渠道進行處理。
5月10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分拆上市有望“松綁” A股迎多元化發展機遇
日前發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明確提出,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據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分拆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康得新122億資金說存北京銀行 北京銀行:賬戶余額為0
就康得新122億資金存放問題,北京銀行回復經濟觀察網采訪稱,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詢證函回函,北京銀行西單支行于4月26日寄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于4月29日早9點簽收
24家保險資管公司去年營收縮減17% 中再資管虧1.39億
24家展業的保險資管公司已披露2018年年報,藍鯨保險對年報數據進行梳理,從中透析2018年保險資管公司整體的發展動向
"大象"業績大變臉:國壽集團緣何2018年巨虧130億?
中國人壽體系內上市的是壽險公司而非集團,因此國壽集團的業績直至近日才得以披露。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國壽集團凈虧損129.75億元,而2017年為盈利123.51億
華農財險廣西分公司違法遭罰 虛列費用套取資金
華農財險廣西分公司2018年7月至8月存在虛列費用套取資金的行為,涉及金額21萬元。時任華農財險廣西分公司副總經理王長宏及時任車險部副經理黎明對該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
壽險公司去年實現凈利近1400億元
2018年國內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8016.62億元,同比增長3.92%,增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