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10:29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康緣藥業的核心產品銷量下滑,庫存激增。2024年,熱毒寧注射液銷量同比下降30.98%,庫存量同比增長759.11%;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銷量同比下降47.86%,庫存量同比增長14...
66歲的肖偉辭職了!
6月20日晚間,A股公司康緣藥業(600557.SH)官宣了這一消息。
肖偉是康緣藥業實際控制人,自2000年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至今已有25年。
康緣藥業的前身是連云港中藥廠。1991年,肖偉臨危受命,接任廠長。34年來,肖偉將這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藥廠打造成業內知名的中藥現代化企業。
肖偉的成功之道,是研發創新。從桂枝茯苓膠囊到熱毒寧注射液,再到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肖偉通過研發趟出了一條中藥創新破局之路。
2021年,62歲的肖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醫藥衛生學部少有的“企業家類型院士”。
依托頗具創新力的產品,康緣藥業登陸了A股市場,并創造了歸母凈利潤連續17年增長的驕人業績。
然而,近年來,醫藥市場生態突變,康緣藥業核心產品滯銷,經營業績下滑。
肖偉不再擔任董事長,康緣藥業經營承壓,誰能力挽狂瀾?
靠一款自研產品起死回生
在中醫藥界,肖偉創造了傳奇,其成就不輸以嶺藥業的創始人吳以嶺。
肖偉與吳以嶺是南京中醫大學校友。公開信息顯示,肖偉是山東濰坊人,1959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1977年至1981年,肖偉進入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2001年至2004年,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完成博士研究生學習。
1985年,肖偉進入連云港中藥廠,自此,其命運與這家藥廠緊密相連。
連云港中藥廠成立于1975年,1987年藥廠開始改革。1991年,32歲的肖偉正式出任藥廠廠長。
肖偉可謂是臨危受命。藥廠說是廠,實際上是一家作坊式的小企業,只能生產技術含量低的大山楂丸之類的傳統產品,年產值幾百萬元,在江蘇省中藥企業中排名倒數。而且,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91%,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破產邊緣。
一沒技術、二沒錢,肖偉該怎么辦?
肖偉有清醒認識,作為一家藥廠,如果沒有自己的產品,就沒有市場競爭力,也走不遠。他迅速開啟大刀闊斧改革模式,實行“創新救企”戰略——開發一批安全有效的創新性中藥產品。
自主研發,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藥廠固定資產只有200萬元,較“10年研發、10億投資”的新藥研發常規而言差距巨大。
肖偉硬著頭皮搞研發。在內部,號召員工借款,在外部,肖偉帶著財務科長奔波于各大銀行,四處找尋資金,“有時候一天只吃一碗面充饑”。
肖偉終于成功了。歷經8年艱苦奮斗,連云港中藥廠領銜研發的拳頭產品——桂枝茯苓膠囊終于獲批上市。
1998年,桂枝茯苓膠囊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并被國家科技部推薦申報FDA。
桂枝茯苓膠囊的問世,讓藥廠起死回生。公開消息顯示,桂枝茯苓膠囊一度成為國內婦科血瘀證首選用藥,占據了國內同類產品約24%的市場份額。
在婦科用藥領域,肖偉還帶領團隊,研發了益坤寧片、斷血流軟膠囊、散結鎮痛膠囊等產品,進一步豐富產業結構,提升藥廠競爭力。
從企業家到院士的躍遷
在30多年的企業家生涯中,肖偉完成了從企業家到院士的躍遷。
從上任連云港中藥廠廠長之日起,他就想著如何救活藥廠,如何將藥廠做大做強。他的思路是,通過自主研發,不斷開發出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1996年,連云港中藥廠改制為連云港康緣制藥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起,肖偉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擁有的話語權更大了。依靠桂枝茯苓膠囊的成功,肖偉獲得了資金,繼續推進新產品研發。桂枝茯苓膠囊是膠囊產品,他的下一步是注射劑領域。
肖偉研發的下一個重磅產品是熱毒寧注射劑。
有消息稱,2005年,熱毒寧注射劑進入研發尾聲。為了實驗,肖偉進行了一次“大膽”嘗試,在自己身上注射液第一針。
根據此前的報道,因為物質基礎相對明確,抗病毒、抗炎作用機制較清晰,熱毒寧注射劑很快獲得市場認可。
2006年,熱毒寧注射劑銷售近千萬元,2012年成為銷售規模突破10億元的大單品。熱毒寧注射劑還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2013年,在H7N9禽流感中,熱毒寧注射劑入選國家《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2版)》。
緊接著,肖偉又帶領團隊進軍心腦血管領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歷經十余年研發,2012年,康緣藥業推出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創新藥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成為全球首個基于PAFR靶點研發的腦卒中治療藥物,填補了臨床空白,這一突破性成果于2019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在研發領域深耕,肖偉及康緣藥業的收獲越來越多,影響力不斷增強。2021年,在2021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六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發布的《2021中國中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50》榜單上,康緣藥業躍居第一。
根據2024年年報披露,康緣藥業主要產品線聚焦呼吸與感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婦科疾病、骨傷科疾病等中醫優勢領域,代表產品有金振口服液、熱毒寧注射液、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天舒膠囊、桂枝茯苓膠囊、筋骨止痛凝膠等。目前,公司獲批中藥新藥56個,在研新藥50余個;承擔973計劃、863計劃等國家科技項目40余項。
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廠蛻變為中藥研發龍頭企業,肖偉靠的是深耕自主研發。
基于在中藥制藥領域從事研究30余年,主持了包括國家863計劃、重大新藥創制在內的多個項目,系統性地推動了中藥新藥創制的技術進步等系列突出成就,2021年,肖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根據中國工程院官網,目前,共有940名院士,其中,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僅有5人,來自民營醫藥企業的院士僅2人,即肖偉和吳以嶺。
存貨激增誰解肖偉之憂
66歲的肖偉選擇進入自己的交棒時刻,讓人頗感意外。
根據最新公告,近日,肖偉因個人原因,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康緣藥業董事長職務。不過,作為康緣藥業的創始人、實際控制人,肖偉仍然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66歲,在生物醫藥領域并不算高齡,肖偉為何要辭職?
康緣藥業方面回應稱,因為年齡原因,未來,肖偉會把重心放在公司戰略和研發,以及培養接班人方面。
康緣藥業仍然投入重金研發。2021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5.10億元、6.21億元、7.77億元、6.54億元,均超過當年營業收入的10%,其中,2024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16.78%。
康緣藥業曾取得不菲業績,2002年至2019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連續17年增長。
不過,2020年以來,康緣藥業的業績增長乏力。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66億元、5.07億元,此后出現明顯波動;2024年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98億元、3.92億元,均低于2019年,同比下降19.86%、15.58%。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78億元、0.83億元,同比下降35.38%、38.37%,降幅擴大。
康緣藥業的核心產品銷量下滑,庫存激增。2024年,熱毒寧注射液銷量同比下降30.98%,庫存量同比增長759.11%;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銷量同比下降47.86%,庫存量同比增長140.77%;金振口服液銷量同比上漲5.13%,庫存量同比增長230.73%。
康緣藥業的核心產品為何滯銷?2021年至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5.83億元、18.68億元、19.37億元、15.35億元。
有分析認為,康緣藥業的銷售效能不足。2024年,康緣藥業人均創收約89.43萬元,遠低于行業平均值151.62萬元。
康緣藥業銷售體系反復調整。2012年,公司推行“大品種戰略”,2016年改為醫院主管制,2021年又調整為“專人專做”政策。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改革均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銷售效能低下問題。
此外,康緣藥業在OTC產品領域的品牌建設較為薄弱,缺乏有效的學術營銷體系,導致新產品難以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優勢。同時,公司對公立醫院渠道的依賴度過高,在零售藥店和互聯網醫療等新興渠道布局不足,限制了市場滲透率的提升。
近年來,康緣藥業的收購也有些激進。2024年11月,公司宣布擬以2.7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的江蘇中新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標的公司凈資產為-4.23億元,背負約4.79億元債務,評估增值率達175.87%。
肖偉在推動康緣藥業轉型,包括數智化升級、國際化等。
在外界看來,肖偉辭去董事長職務,可能與康緣藥業經營承壓有關。醫藥集采的市場環境下,產品降價,公司缺乏有效應對之策。
肖偉交棒,誰能解憂?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