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6 10:3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場價格探底之旅,實則是光伏行業從政策驅動邁向市場驅動的成人禮。當產能泡沫被擠出后,迎接行業的將不再是補貼的溫床,而是靠轉換效率說話的真競技場。正如十年前的半導...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當硅料價格跌破80元/公斤、組件招標價屢創新低,光伏行業正經歷一場刺骨的"去庫存"戰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當前產業鏈各環節庫存普遍超過20天,部分企業甚至面臨"生產即虧損"的窘境。這場由供需失衡引發的價格雪崩,既暴露了野蠻擴張的舊傷,也悄然孕育著技術迭代的新機。
三年前"雙碳"東風催生的擴產狂潮,如今正遭遇需求增速放緩的反噬。據PV InfoLink統計,2023年全球組件產能達800GW,但實際需求僅約350GW。更嚴峻的是,海外市場受貿易壁壘制約,國內分布式光伏增速回落,行業猶如滿載貨物的巨輪突遇洋流轉向。
當硅片價格較年初下跌、TOPCon電池片利潤縮水,降本增效不再是口號而是生死線。行業出現兩極分化:二三線企業被迫"以價換量",而龍頭廠商則加速N型技術替代。
歷史總在證明,最寒冷的冬天往往孕育著新的產業秩序。當前PERC產線改造潮與BC電池研發熱同步涌動,HJT設備投資額較去年下降的拐點已然顯現。國家能源局近期加碼風電光伏大基地建設的政策,更似穿透烏云的陽光。那些在寒冬中堅持研發投入的企業,終將在供需重回平衡時,收割技術紅利的新麥田。
這場價格探底之旅,實則是光伏行業從政策驅動邁向市場驅動的成人禮。當產能泡沫被擠出后,迎接行業的將不再是補貼的溫床,而是靠轉換效率說話的真競技場。正如十年前的半導體產業危機催生了FinFET革命,今天的光伏陣痛或許正為下一代鈣鈦礦技術鋪就跳板。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