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新規助力創新 "輕資產、高研發"企業迎發展良機
據業內估算,新規落地后,約200家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將受益,覆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半導體、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這些企業大多因前期研發投入大、盈利周期長而難...
破解科技落地難題 解碼中國式突圍的"數據密鑰"
數據優勢的轉化需要精妙的"算法冶煉術"。研修會揭示的"感知-決策-執行"閉環,恰似古代鑄劍術中的"百煉成鋼"過程。通過分布式學習架構,各行業碎片化的操作數據被淬煉成具身...
產業應用側爆發 當機器人從流水線走向生態革命
在智能制造1.0時代,機器人是流水線上的孤島,用精確到微米的重復動作詮釋著工業美學的極致。而如今中博會展示的認知型機器人,正在打破這種機械唯物主義的桎梏。醫療機器...
新受理企業快速增長 北交所擴容背后的創新密碼
站在更宏觀的視角觀察,北交所正與"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形成共振。北交所近期推出的"領航計劃",通過構建從區域股交中心到創新層的全鏈條培育體系,讓資本活水能夠精...
股東不和經營惡化 啟迪藥業還經折騰嗎
2024年年報顯示,啟迪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43億元,同比下降15.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5億元,同比下降596.98%;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7億元,同比下降3551.62%。...
雙向奔赴:產學研共舞,破解智能轉化“最后一公里”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中,高校和科研機構往往扮演技術供給方的角色,而企業則被動接受成果。這種“單向輸出”導致技術脫離市場需求,轉化率低下。而真正的協...
十年航程終靠岸 一位金融舵手的"歸海"哲學
金融高管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任內的業績數字,更在于其留下的制度遺產。寧敏為中銀證券打造的合規文化、人才梯隊和業務架構,將繼續發揮長效作用。這種"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曹操出行在港上市股價破發 網約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2021-2024年,公司經營虧損累計70.43億元,平均每個月至少要燒掉1.47億元,2024年單筆訂單約凈虧損1.34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流動負債達96.82億元,近八成為有...
鹽津鋪子營收增速放緩 毛利率持續下滑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鹽津鋪子實現營業收入53.04億元,同比增長28.89%,增速較上年同期收窄13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5.37億元,同比增長25.69%,增速較上年同期...
眾泰汽車樊成偉辭職謝麗紅緊急接任 海外市場開拓能否助力扭虧?
2024年年報顯示,眾泰汽車營收5.58億元,同比驟降23.96%,凈虧損10億元。對于虧損的原因公司解釋稱,與2023年度相比,2024年度公司非整車板塊業務銷售收入下降;2024年度公...
解碼投資獲得感新范式 華夏基金一年一度指數大會再啟新篇
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公募基金行業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里程碑之年。
雙登股份港股IPO:鋰電池收入占比下降引擔憂 部分經營指標“惡化”
招股書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雙登股份錄得營收分別為40.72億元、42.6億元和44.99億元,同期錄得盈利2.81億元、3.85億元和3.53億元;可見,該公司的營....
私募大佬遭遇“背刺”風波 信任裂痕下的資本江湖啟示錄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證券私募出現的問題,反映出的是股權結構設計不合理、內部制衡機制缺失,以及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公司內部權力斗爭、人才流失...
健盛集團“三連聘”背后的戰略棋局 緊抓無縫服飾市場發展機遇
據悉,3月25日健盛集團聘任楊勇、陳垂妝新任副總裁,健盛集團近3個月已連聘3位副總裁,展示出戰略布局的連貫性。
豆制品行業競爭激烈 祖名股份如何走出虧損困局?
2024年祖名香香營業收入7202.64萬元,虧損2352.4萬元。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169.43萬元,虧損383.72萬元。祖名股份自身也面臨著虧損的壓力,2024年一舉虧損2513.6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