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 14:3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過去幾十年,"中國制造"以高效、低成本的優勢占領全球市場,但長期處于產業鏈低端,缺乏品牌溢價。隨著消費升級與年輕一代對文化自信的追求,單純代工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國制造業曾以"世界工廠"的姿態崛起,而如今,這一角色正在悄然轉變。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百聯集團總裁葉永明提出,中國時尚消費品產業正迎來歷史性跨越——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定義"。這不僅意味著生產能力的提升,更象征著中國品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話語權重塑。
過去幾十年,"中國制造"以高效、低成本的優勢占領全球市場,但長期處于產業鏈低端,缺乏品牌溢價。隨著消費升級與年輕一代對文化自信的追求,單純代工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中國時尚產業必須從"模仿"轉向"創新",從"跟隨"走向"引領"。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積淀,為時尚消費品提供了獨特的設計靈感。無論是漢服復興、國潮崛起,還是東方美學在國際舞臺的頻頻亮相,都證明了中國品牌有能力定義新的時尚潮流。未來中國時尚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風格"。
在科技驅動下,數字化營銷、智能供應鏈、個性化定制正重塑時尚產業。與此同時,Z世代對環保與可持續的關注,倒逼品牌走向綠色轉型。中國企業若能率先將數字化與可持續發展結合,就能在全球市場占據先機,重新定義消費模式。
"中國定義"不僅是商業模式的轉變,更是文化自信的體現。葉永明的觀點揭示了中國時尚產業的未來方向——通過創新、文化賦能和科技驅動,讓中國品牌成為全球時尚消費趨勢的制定者。這一進程雖充滿挑戰,卻蘊含著無限可能,而中國,正站在這一歷史轉折點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