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1 10:5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悉,"金融16條""三支箭"等紓困政策逐步落地,民營房企融資環境邊際改善。部分現金流穩健的民企開始審慎參與土拍,如濱江集團在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連續出手,龍湖則以聯...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沉寂多時的土地拍賣市場,近期迎來一抹亮色——民營房企正悄然重返戰場。在政策暖風與市場復蘇的雙重刺激下,部分民企率先嗅到機遇,抄底優質地塊的動作頻頻。這場"逆勢拿地"的背后,既是企業對行業拐點的預判,亦是市場洗牌后新格局的初現。
據悉,"金融16條""三支箭"等紓困政策逐步落地,民營房企融資環境邊際改善。部分現金流穩健的民企開始審慎參與土拍,如濱江集團在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連續出手,龍湖則以聯合體形式競得上海稀缺地塊。這些動作釋放出信號:政策底已現,但企業拿地策略更趨精細化——聚焦一二線核心區域,規避低能級城市風險。
當前拿地主力呈現鮮明分層,頭部優質民企如萬科、綠城等"綠檔"企業,憑借信用優勢搶占核心資源;區域型房企如安徽偉星、南京奧體建設等,深耕本土市場,以差異化競爭規避風險;部分實業集團通過聯合開發模式曲線入場,如新希望地產聯手國企拿地。相比之下,高負債房企仍處"療傷期",行業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
但民營房企的回歸并非盲目樂觀,而是基于三重考量。首先,經歷兩年縮表后,部分企業土儲見底,需補充優質項目維持周轉;當前地價較峰值平均回落20%-30%,且地方政府讓利意愿增強;核心城市限價放松、預售資金監管優化等利好,提升項目利潤空間。
這場土拍回暖更像是一次"測試",檢驗出民營房企的真實生存狀態。那些精準把握周期、堅守財務紀律的企業,正獲得新一輪發展先機。而市場也由此步入新階段:從全民狂歡的"規模競賽",轉向以產品力、資金效率為核心的精細化競爭。
民營房企的謹慎擴張,或許正是房地產行業觸底回升的第一個注腳。但能否持續回暖,仍需觀察銷售端能否真正企穩——只有當購房者的信心回歸,土地市場的復蘇才算真正筑牢根基。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