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10:06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余世鵬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募REITs是2021年公募創新產品的代表樣本,目前已上市的11只產品表現可圈可點,一級市場認購倍數高,二級市場交易的賺錢效應也較為突出,這為公募后續布局形成了良好的示...
1月6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深交所獲悉,鵬華基金旗下的公募REITs產品――鵬華深圳能源(000027)清潔能源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簡稱“鵬華深圳能源清潔能源REIT”)已于日前正式申報,目前處于接收材料狀態。業內人士表示,已上市的公募REITs表現可圈可點,為公募后續布局形成示范效應。在多方支持下,我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發展空間較大,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
公募REITs料增加至15只
鵬華深圳能源清潔能源REIT對應的專項計劃名稱為“國信證券深圳能源清潔能源第一期基礎設施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基礎設施項目類型為發電項目,招商銀行擔任基金托管人,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能源”)為主要原始權益人。
根據深圳能源此前發布的《關于開展東部電廠(一期)公募REITs項目申報工作的公告》,深圳能源擬以東部電廠(一期)項目申請參與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資產范圍包括東部電廠(一期)項目的1#、2#、3#機組、房屋所有權及其占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等,裝機容量3×390兆瓦。根據目前初步評估結果,該項目底層資產估值約34.89億元,最終發行價基于資產估值和網下詢價結果而定,基金期限為99年,募集資金將用于公司新建的清潔能源項目。
截至目前,除了鵬華深圳能源清潔能源REIT外,還有3只已上報的公募REITs產品等待審核。其中,華夏基金上報的華夏中國交建(601800)高速公路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于近日收到反饋意見。這意味著,目前在審核產品加上已上市的11只產品,公募REITs隊伍有望擴容至15只。
產品表現可圈可點
華南某公募人士指出,公募REITs是2021年公募創新產品的代表樣本,目前已上市的11只產品表現可圈可點,一級市場認購倍數高,二級市場交易的賺錢效應也較為突出,這為公募后續布局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6日收盤,11只已上市交易的公募REITs均實現正收益,其中有7只產品成立以來的收益率超過了10%。富國首創水務REIT成立以來回報率高達42.65%,排名第一;紅土創新鹽田港(000088)倉儲物流REIT成立以來漲幅也達到了34.52%;此外,華安張江光大園REIT等3只產品的回報率也在20%以上。
截至目前,中航首鋼綠能REIT、中金普洛斯REIT、博時蛇口產園REIT、平安廣州廣河REIT、浙商滬杭甬REIT等產品已先后發布分紅公告,啟動了成立以來的首次分紅。其中,平安廣州廣河REIT可供分配金額達3.69億元。
對此,中金公司(601995)投資銀行部固定收益組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慈顏誼表示,11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上市后,在二級市場表現良好,換手率略高于海外市場相關產品。一方面,試點項目都是優中選優,基本面扎實,運營管理人普遍為行業龍頭,信譽度高;另一方面,試點項目供給偏少,具備稀缺性。長期來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價格應當向底層資產估值中樞收斂。
“投資者可持續的收益回報主要來源于基金底層優秀資產收益。”平安基金REITs投資中心高級副總監李華平表示,好的資產項目應該具有權屬清晰、可轉讓、收益穩定且可持續等特征。以廣河項目為例,李華平透露,當初在對該項目進行考察時,平安基金的REITs團隊分別從區位、人口凈流入、未來交通規劃等方面進行了投資價值判斷,并進一步通過專業的數據模型考察其收益和現金流是否穩定、可持續。
未來發展空間大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基礎設施公募REITs為我國基建行業提供了融資新渠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新型投資工具。長期來看,我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發展空間較大,預計隨著發行規模的不斷增長,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
在公募踴躍布局的同時,公募REITs的發展持續得到政策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有關工作,推動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表示,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參與到公募REITs市場,特別是具備專業產業園區運營經驗的企業,有望成為未來公募REITs發行的主要參與者。公募REITs料進一步完善地方國有資產投融資體系,為社會資本提供更加多樣靈活的退出方式。
也有市場人士提示,雖然REITs有眾多優點,首批REITs上市后表現也非常優秀,但REITs的風險也不能忽視,有些產品漲幅過大,建議投資者結合自身情況謹慎投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