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15:1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回顧11月,全球股市走勢在相對弱市中有所分化,整體來看,發達市場跌幅略小于新興市場。
回顧11月,全球股市走勢在相對弱市中有所分化,整體來看,發達市場跌幅略小于新興市場。港股亦有所下行,截至2021年11月30日,以恒生指數為代表的港股市場以-7.49%的月度漲跌幅位居全球主要股指偏尾部位置,恒生國企指數月跌幅為6.62%,恒生科技月下跌5.45%;相比同期,滬深300下跌1.56%,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則分別上漲0.23%、4.33%。
對此,海富通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基金經理江勇表示,近期港股調整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近期在南非檢測出名為Omicron的變異毒株,短期引發了全球風險偏好下降,資金流出對港股市場造成擾動。目前的數據來看,Omicron的傳播力明顯高于Beta和Delta,但關于Omicron本身的信息還尚不充分,重癥率、死亡率和免疫逃逸情況或將成為影響未來經濟和金融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若后續出現較樂觀情況,即Omicron沖擊低于預期或“通關有望”,港股有望迎來反彈行情。其次,近期國內針對互聯網平臺金融支付、廣告等領域出臺了相關的管理規則,對于港股資訊科技板塊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壓力。但長期來看,互聯網監管政策從“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逐步轉向“在規范中發展”,市場對政策反應也相對鈍化。第三,關于美聯儲TAPER甚至加息的預期,對發達市場股票和債券的影響均偏負面。但中國本輪疫情以來的恢復始終領先全球一個身位,國內政策以內為主,預計不會跟隨美聯儲步伐收緊。
展望后市,港股對于美國政策收緊、外圍市場調整的擔憂或已經充分反應,港股的投資的吸引力進一步顯現:首先,港股增長性與估值匹配度更具優勢,聰明的資金有望進一步流入?;ヂ摼W行業11月下旬的調整,已對部分龍頭企業業績不及預期、新一輪疫情以及監管新政策的影響進行了較充分的反應。截至11月底,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的PE(TTM)估值在36.48倍,相對于國內的創業板指的65.86倍及科創50的60.94倍,仍然相對具備吸引力;相較于海外,互聯網龍頭的估值處于近年低點,遠低于美國同行。其次,持續受益政策,科技創新仍是未來投資主線,政策仍強調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與此同時,監管機構表示互聯網和金融平臺相關問題的整改取得一定進展,緩解了市場對于監管不確定性的憂慮。第三,生物科技行業高景氣度不改。部分公司已奠定各自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地位,經過前期調整,性價比凸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