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16:14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李樹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固收+”基金的核心競爭力是獲得正收益的穩定性,既要與銀行理財收益水平相當,同時力爭控制回撤,要實現上述風險收益特征,需要做好風險資產的倉位控制和均衡分散度、風...
在今年A股巨震背景下,各家公募密集布局“固收+”基金。截至10月8日,固收+正式突破1000只整數關口,成為這一細分品種快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固收+”基金
數量突破1000只
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固收+”基金目前共計1003只(份額合并計),超過了1000只大關。此外,處于發行期的新基金還有27只。
截至2021年6月末,“固收+”基金數量已達826只,市場規模接近1.3萬億元,是資管新規實施當年規模的6.3倍。
中加基金表示,“固收+”基金是類銀行理財產品中的一種,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有效補充。在財富管理時代不斷發展壯大和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大背景下,“固收+”基金需求不斷增加,該類型產品已成為一類重要資管產品,可以滿足偏穩健投資者的需求。
另外,今年A股結構性行情突出,在市場巨震中希望獲取絕對收益的需求也在增長,成為“固收+”擴容的另一重要因素。
滬上一位“固收+”基金經理認為,2021年A股市場大幅震蕩,如果沒有配置到少數漲幅巨大的板塊上,投資收益基本是虧損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滿足資管新規要求,且提供一站式資產配置功能的“固收+”產品,就會受到絕對收益偏好投資者的青睞。
激烈的競爭背景下,各家基金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固收+”基金的特色化發展之路。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優秀的“固收+”產品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控制波動的同時,可以提供中長期具有吸引力的穩定回報。在該公司看來,基于投資者不同的風險收益偏好,基金公司可以完善產品線布局,覆蓋不同風險收益水平的產品,確保每只產品具有非常清晰的風險收益定位,可以滿足投資者差異化的需求。
中加基金也表示,“固收+”基金的核心競爭力是獲得正收益的穩定性,既要與銀行理財收益水平相當,同時力爭控制回撤,要實現上述風險收益特征,需要做好風險資產的倉位控制和均衡分散度、風險資產與穩健資產的配合度等。
“固收+”基金表現差異大
目前“固收+”基金數量眾多,但業績兩極分化,甚至部分“固收+”還變成“固收-”。多家基金公司和投資人士表示,投資者在篩選“固收+”基金時,應該關注基金的投資策略、產品的波動性和預期收益等特征,才能獲得產品與自身風險偏好的匹配。
中加基金FOF負責人郭智認為,“固收+”基金的表現和債券投資策略、打新策略、股票底倉策略都有關系。考察“固收+”產品,需要在考察基金經理的股票投資能力、債券投資能力,打新能力基礎上得出結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固收+”產品由于股票底倉的彈性不同,風險收益特征也不相同:有些底倉高彈性的“固收+”基金,波動率在10%左右,收益率也很可觀;而有些“固收+”基金的波動率在3%左右,收益6%~7%左右,但凈值表現平穩。
上投摩根基金也認為,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應當基于產品與投資目標的匹配角度出發,從“客戶-產品”匹配的角度考慮適合的產品。
據上投摩根基金上述投研人士觀察,當前市場有兩類主流“固收+”策略:一類是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底倉,爭取基礎收益,同時通過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方法增厚收益。漲跌同宗,盈虧同源,這類產品有超額收益的可能,也可能帶來虧損風險,更適合希望獲取較高收益彈性,且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另一類“固收+”基金通過大類資產配置或輔以量化手段控制波動和回撤,增強收益穩定性,帶給持有人更好的投資體驗。這類產品則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且對回撤容忍度較低的投資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