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15:34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縱觀普瑞眼科申報稿和上會稿,2017年至2020年末,普瑞眼科經營中涉及的違規違法處罰合計達49起,其中執業規范類27起、醫療公告類14起、執業場所消防類3起、稅務類3起、環境...
隨著近些年中國眼科醫療需求的增長,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2020年以來,在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紅利下,多家民營眼科醫院啟動了IPO上市之路。
作為一家集門診、臨床、醫療和醫療技術開發為一體的專業連鎖眼科醫療機構,成都普瑞眼科醫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瑞眼科或發行人)所披露的報告期內49起違法違規處罰事件引發一輪又一輪熱評。
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奈我何
縱觀普瑞眼科申報稿和上會稿,2017年至2020年末,普瑞眼科經營中涉及的違規違法處罰合計達49起,其中執業規范類27起、醫療公告類14起、執業場所消防類3起、稅務類3起、環境保護類2起。
需要指出的是,證監會四川監管局網站顯示,普瑞眼科自2016年12月即遞交了創業板上市輔導備案文件,且于2017年4月即完成了第一期輔導。對照處罰日期,也就是說49起違規違法行為均發生于開始接受輔導之后。
(圖片來源:證監會四川監管局網站)
盡管普瑞眼科在申報材料中一再聲稱所受處罰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但對于發行人開始接受輔導之后不斷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貌似可理解為“邊輔導邊違規”。或許“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就是普瑞眼科自我認定情節的原因。
連續非法行醫或應列嚴重
申報材料顯示,普瑞眼科及其子公司違法違規行為主要涉及“醫療廣告”類違法和“執業規范”類違法,合計達41起。需要指出的是“執業規范”類違法處罰中,有子公司存在同一原因被接二連三處罰的情形。
如關于上海普瑞(上海普瑞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執業規范”類違法處罰顯示,2017年至2020年度,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所受處罰合計達4次,因“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所受處罰也達4次。
①2017年7月24日,因“未經批準在登記執業地點以外開展診療活動,執業人員為非衛生技術人員”,被責令停止執業,沒收物品及罰款6000.00元。
②2018年1月29日,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被責令立即改正并罰款2000.00元;
③2018年3月1日,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行為”,被沒收手持裂隙燈顯微鏡1臺、魚躍腕式電子血壓計1臺、血糖試條24支、一次性使用末梢采血針40支、標準對數遠視力表1臺、血糖儀(安穩免調碼型)1臺,罰款5100.00元;
④2018年6月20日,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罰款2700.00元;
⑤2019年6月19日,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行為”,被罰款9900.00元并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⑥2019年6月19日,因“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罰款4000.00元;
⑦2019年6月26日,因“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罰款2000.00元。
⑧2019年10月25日,因“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罰款1000.00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款第四條,“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
(圖片來源:中國法院網)
而非法行醫是指無醫生執業資格從事診療活動,包括在醫療機構中從事診療活動和擅自開業從事診療活動。上海普瑞多次“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多次“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情節嚴重性,或應該進一步認定。
部分醫護執業信息難查詢
普瑞眼科招股書信息顯示,錦官青城[扶綏錦官青城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福瑞共創[扶綏福瑞共創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扶綏正德[扶綏正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均為發行人員工持股平臺,且對合伙人崗位信息做了披露。而經查詢,發現仍然有為數不少的所謂“醫生(醫師)”可能或存在“無證執業”的情形。
如扶綏正心[扶綏正心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披露合伙人“楊發達”為“昆明普瑞屈光項目主任”“洪楊”為“昆明普瑞綜合眼病項目部主任”。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書)
而經國家衛健委網站查詢,截至2021年7月4日23時信息,并沒有查詢到關于該二人的執業備案信息。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
這種情況并非個例,“武漢普瑞屈光項目部主任”黃治敏、“鄭州普瑞驗光師”呂東偉、“蘭州普瑞白內障項目部主任”張文軍、“北京普瑞門診部主任”張曉林、“合肥普瑞驗光師”湯晉等多人均未查詢到執業信息備案。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書)
按照國家衛健委網站信息,貌似普瑞眼科“無證執業”現象已為常態。在因“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多次被處罰后,這種現象繼續尚存,不知是否可理解為發行人對監管的無視和對病人生命安全的漠視。
如果說在廣告宣傳中“夸大宣傳”等行為的目的是為宣傳自身醫療業務,那么普瑞眼科部分子公司所受的的處罰中,除“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等涉嫌非法行醫行為外,諸如“跨范圍冒名簽字”“無資質出具處分”“使用過期醫療器械”“使用劣質藥品”等字眼則更為顯得刺眼,如此一例例“漠視患者生命安全”的行為,不知普瑞眼科醫護人員職業道德還剩幾何。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的規模約為730億元,2019年則增至127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5.0%,且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增至2231億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提到,目前國內普遍面臨眼科醫師短缺問題,截至2019年國內的眼科醫師不足5萬人。從未來來看,在不斷提升自身影響力的同時,如何加強醫護人員的培養及合規性管理,或將成為民營醫院競爭的關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