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11:47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用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經濟增長快慢的“晴雨表”。世界各國的發展表明:國民經濟每增長1%,電力工業要相應增長1.3%~1.5%才能為國民經...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用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經濟增長快慢的“晴雨表”。世界各國的發展表明:國民經濟每增長1%,電力工業要相應增長1.3%~1.5%才能為國民經濟其他各部門的快速穩定發展提供足夠動力。
近年來,電力需求的持續上升正在給現有電力生態系統帶來挑戰,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ICT技術對電力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已經迫在眉睫。在2021年年初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要加快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提高電力系統互補互濟和智能調節能力。四川是我國水電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水力發電量最多地區為四川,水力發電量為3541億千瓦時。不過,由于送出通道能力不足、網架局部阻塞嚴重,四川的“棄水”現象突出,迫切需要加快特高壓交流電網建設,加速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作為電力行業的“懂行人”,華為已經積極參與到四川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中來:一方面,華為將電力系統與聯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ICT技術深度融合,推動電力終端的全面感知、互聯和業務智能;另一方面,華為也基于豐富的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結合行業差異化應用場景,探索適用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方法體系。
步入“深水區”
電力行業既要重建設更要重管理
盡管持續增長的電力需求一直在推動電力行業快速發展,但電力行業所面臨的挑戰也日益突出:首先,復雜環境使電網運行風險激增;其次,電力企業系統能力亟需提升;第三,電力企業架構亟待優化。要從容應對這些挑戰,加速推進電力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必由之路。來自IDC全球電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報告顯示,一些電力企業已經開始沿數字化轉型成熟階段拾級而上,但仍有超過一半的企業還處在數字化轉型的初期階段,相關投資的價值還未規模性顯現。去年,“新基建”的推出給電力行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思路。其中,“電力新基建”作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以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理念為驅動,面向智慧能源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體系,已經成為推動能源革命、實現能源電力行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與融合創新轉型的重要抓手。作為水電資源大省,四川省一直非常重視電力的建設和管理。其中,四川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就指出,科學有序開發水電,優先建設季以上調節能力水庫電站,重點建設“三江”水電基地大中型水電站;同時,四川還將完善省內電力輸配網,提高輸電通道利用率和配網供電能力、質量。從“新基建”到“十四五”規劃,四川省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逐步邁入“深水區”。與此前單純聚焦新ICT技術應用不同,如今,電力行業越來越重視技術與業務的融合,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和管理變革。不過,對于傳統電力企業而言,他們更熟悉電力行業自身,而不是如何實現業務與科技融合。而電力企業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攜手華為這樣的“懂行人”,共同打造面向行業的場景化解決方案,進而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落地。
“技術+場景”
打造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潮,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加速擁抱行業數字化轉型。在四川,包括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在內的電力企業,通過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已經在數字化轉型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早在2019年就確立了“12333”發展戰略,提出以轉型升級為重點,融合“大云物移智”等技術,全面提升綜合實力;2020年初,公司又順應“新基建”浪潮,開展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網絡化和智能化新技術建設工作,重點放在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2021年,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正式開啟“數字化轉型啟航年”,開始“以價值創新為目的,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驅動業務變革的企業發展戰略”。為此,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以“業務”為標準、以“數字”為核心、以“價值”為目的,賦能傳統業務,推進組織變革和流程再造,實現生產提質、經營提效、服務提升,加速建設“數字川電”。為加快國家清潔能源示范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新能源項目落地,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探索阿壩州風光水(儲)數字化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借助華為提供的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將建設光伏電廠以及風光水儲一體化基礎設施,推進阿壩州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四川兩大水力發電公司之一,過去一直面臨ICT基礎設施缺乏頂層規劃、設施老舊等問題;為此,公司決定攜手華為,從ICT基礎設施咨詢規劃入手,開展智慧園區、模塊化機房、無線網絡、視頻協作等頂層設計,為未來智慧電廠、智慧企業建設以及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幫助四川電力行業開展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華為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在推動技術與場景融合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華為,打造全球首個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自上而下統一組織統一規劃,自下而上識別痛點確定方向,目前已在全省6個地市、10個區縣、30個班組全面啟動;除此之外,阿壩州風光水(儲)數字化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是華為首個水風光一體化建設項目。
“懂行人”加持
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提速
作為電力行業的老朋友和同路人,華為已經深耕和服務電力行業近20年。在此過程中,華為通過對電力行業客戶需求和痛點的深刻理解,已經逐漸成為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懂行人”。在華為看來,電力企業若想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成功,要把握以下五大關鍵因素:1、企業統一的數字化戰略;2、組織和文化變革的決心;3、長期的數字化轉型投入;4、基于平臺的戰略;5、全企業的數據治理模式。為此,華為通過將電力系統與聯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ICT技術深度融合,并基于豐富的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提煉出適用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框架“1-2-3-2-1”——能源塔環,助力電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即堅持1個變革愿景: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級轉型戰略;創造2個保障條件:培養企業和員工的數據素養,構建數字化轉型的人才隊伍;貫徹3個關鍵過程:規劃、建設、運營一體化統籌管理;構建2個核心驅動:業務與技術驅動;打造1個基礎平臺:建立萬物互聯的數字平臺,構筑數字化黑土地,支撐業務數字化轉型。在這一戰略指導下,華為也在基于不同的場景訴求,打造豐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在配電物聯網場景中,華為將數字技術應用在具有邊緣計算能力的臺區智能融合終端中,使其實現了故障風險預警,停電智能研判和故障主動精準搶修;在電網智能巡檢場景中,華為將數字技術應用于智能巡檢,解決了復雜輸電環節中的難題;在電廠輸煤巡檢的場景中,華為利用AI與物聯網技術,提高特殊環境的巡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未來,華為將打造更多的場景化解決方案,與四川電力企業共同推動數字化轉型進程;同時,華為也將攜手更多專業領先、真正懂行業場景化的“懂行人”,與客戶和生態伙伴一道,進一步加快新ICT技術在電力行業深入應用,全面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來源:常言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