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19:54 | 來源:投資界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為到底進不進造車局?此懸念終于在4月中旬揭曉,華為在上海官宣發布純電轎車:極狐阿爾法S。這款帶有“生而破界”廣告語的國產車,由北汽量產制造,由華為全程技術供給,...
華為到底進不進造車局?此懸念終于在4月中旬揭曉,華為在上海官宣發布純電轎車:極狐阿爾法S。這款帶有“生而破界”廣告語的國產車,由北汽量產制造,由華為全程技術供給,其搭載了諸多華為自研專利,例如激光雷達、鴻蒙OS系統、ADS高階自動駕駛等。因有各種亮眼技術加持,有業界人士稱之為“全球自動駕駛新標桿”。
不難看出,華為將通信領域的創新成果幾乎悉數應用于極狐,并通過與北汽聯手打通了純電轎車從外觀設計、量產發行,再到核心部件、車聯網系統、自動駕駛的開發閉環。這不僅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了重要的本土創新活力、重塑了國內此領域的科技天花板,還將為一些造車玩家提供一定的技術基礎設施。
實際上,華為憑借自主研發技術已帶動國內多條產業鏈發展,減輕了對外依賴度,同時也讓本土市場聚合更大消費引力。比如鴻蒙、麒麟、以及5G基站芯片“天罡”等,它們在個人消費領域或通訊網絡終端都擁有理想的適配應用范圍,像是智能家居、手機等等,并都獲得了理想的市場數據,而此番進階造車,可能會再次憑借諸多黑科技、產品勢能,助力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向內閉合,繼而激發內循環增長活力和質量。
不難看出,想要落實高質量內循環的構建,新興產業的崛起是關鍵所在,華為只是先行者之一。當下,我國擁有充分的內需潛力,生產產業鏈也相對完善,已有形成內部大循環的初始條件,所以需要更多華為這樣的技術引領者,憑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基建上的不斷創新,推動技術和產業供應鏈成長。
與此同時,還應強調更充裕的有效投資,并幫助企業進行商業資源整合,以維系各個新興產業鏈的長遠發展,讓好項目釋放應有的潛力。在這方面,近年來已涌現一些實力過硬、資源充分、模式亮眼的賦能加速平臺,它們細心挖掘了眾多高潛力、有活力的中小科創企業,讓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的更好更快,在經濟內循環之路上,聚集起更多“星星之火”,天九共享集團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員,它所創造的一些成績,真實反饋了新經濟時代各個產業結構從閉合到開放的形態演變。
比如在“2020中國獨角獸嘉年華”開幕式上,有一批已經規模化的獨角獸級企業,在現場與天九獨角獸企業加速器簽約合作。此外,還有56個已簽約的獨角獸、準獨角獸項目同臺出現,展示自身的商業價值并主動尋求合作機會。它們這種懇切抱團的態度,已然反饋出新經濟賽道最重要的生存信條是相互賦能,而非單打獨斗,通過進入天九獨角獸企業加速器,連接120多萬名企業家資源,讓自身融入共創、共享、共贏的聯營增長“新大陸”。可以預見,在推動經濟高質量內循環的“長征”中,這些新勢力將形成重要的創新網絡,對于后來者具有較高的樣本參照價值。
諸多創新項目突破瓶頸、獲得增長,體現出類似天九共享集團這樣的賦能機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后臺模式”,而是更為高效、全維、靈活的“中臺模式”,因為前者只是讓無數企業獲得獨立服務,后者則是盤活無數企業資源,實現共創共享共贏。所以在新經濟時代,賦能平臺也是一處新基建,讓經濟轉型更加優雅地“著陸”,最終推動經濟內循環落實。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中國企業聯合會原執行副會長馮并曾在“2020中國獨角獸嘉年華”活動上闡述了高質量賦能加速的重要性。他認為,高度重視和孵化獨角獸企業將為產生更多真正有質量的全球500強企業奠定堅實基礎,這是中國經濟一個極為重要的努力方向。然而我們的獨角獸企業和準獨角獸企業,離不開專業投資機構的支持,只有穿上各位資本大咖帶來的“水晶鞋”,才能變成光芒四射的“公主”。
嘉賓所分享的觀點,與天九共享集團目前的事業重心高度相關,均是將創新產業鏈的快速發展,視為經濟轉型的一個關鍵所在。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中國企業聯合會原執行副會長馮并認為資本與獨角獸相輔相成
據統計,目前天九獨角獸企業加速器內正在加速的獨角獸、準獨角獸項目,已經超過300個,它們均來自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區塊鏈、新零售、新電商等新經濟領域。在新經濟時代,它們也許就是各自領域內下一個華為的雛形,它們的成長壯大將直接讓產業結構大變樣,在全新的創新語境下,推動國內大循環進一步高質量落實。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