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9 11:04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方麗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順豐控股、美年健康、中國中免……部分績優白馬股近期接連出現股價巨震,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究竟目前“閃崩”白馬股的長期投資價值有多大?受訪投研人士普遍認為,跌下來的優秀白馬股具備長期投資機遇。
順豐控股、美年健康、中國中免……部分績優白馬股近期接連出現股價巨震,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究竟什么引發白馬股大跌?大跌之后的白馬股該如何布局?中長期機遇在何方?中國基金報專訪了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基金公司投研人士“火線”解讀。
估值過高、業績未達預期
成“閃崩”主要原因
談及近期的“白馬股閃崩”緣由,多位基金經理談到“高處不勝寒”,部分白馬股此前估值過高而遭遇業績未達預期,從而引發了一輪劇烈波動。
“近期調整的大部分公司實際都是之前估值比較貴的,有一些公司去年漲得比較好,長期邏輯也比較好,市場對于這些公司的短期業績預期是比較充分的,所以一季報業績披露出來之后,即使略超預期或者符合預期,股價都是沒反應的,一旦低于預期,市場的情緒就會釋放,會殺估值。”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直言。
上述基金經理表示,這些調整對于大部分白馬股是不會影響長期邏輯的。但也有一類公司,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導致高增長,市場忽略了其行業競爭仍然是比較激烈的紅海,之前的預期可能偏樂觀,在市場調整階段會引發新的思考。此外,還有一類公司業績并沒有低于預期,更多是情緒宣泄。
“從投資角度看,雖然‘閃崩’都有不達預期這么一個共同的理由,但每家公司不達預期的點是不同的。”博道盛利6個月持有混合基金經理張建勝也表示,有的公司是因為短期戰略性投入較大導致的業績低于預期,則可認為對長期價值并沒有實質性影響;有的公司報表反映出客流量或客單價低于預期,則需要進一步分析上述因素是短期影響還是長期影響;有些經過評估后可能會認為原來的假設過于樂觀了,意味著需要調整評估體系。
諾德基金經理胡志偉表示,雖然“不幸”的股票各有各的不幸,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些股票此前都曾經階段性或持續性地向上波動,可能短期向上的幅度超出了公司階段性業績能夠支撐的水平,所以產生了短時間的顯著下跌。
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向威達也表示,對于白馬股出現的異動現象,更主要的還是市場過度博弈,市場情緒原因造成的。
情緒面脆弱大波動或持續
關注“估值和業績”匹配
雖然業績不達預期導致白馬股閃崩,但是基金經理在短期應對上會更注重“估值和業績”匹配度。
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基金經理吳越表示,在目前市場背景下,應基于企業的真實基本面去判斷企業是否有價值,需要對企業本身的基本面和所在行業的基本面有區分,如果企業的基本面仍是向好并且有堅固的支撐,就不需要太過于擔心。
不少投資人士談及業績和估值匹配度問題。北京一家中型公募研究部負責人認為,業績不達預期的深層次原因要區別對待,進而分析對于上市公司是短期的影響,還是長期邏輯被打破。深入跟蹤并及時更新標的的盈利預測模型等,進而對于投資建議進行更新。但其表示,“閃崩”也是因為市場的風險偏好處于低位,情緒較為敏感脆弱的表現。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首席投資官助理王婧表示,從長期來看,優秀的企業是能穿越經濟周期的,優質白馬股在歷史上一次次地證明了自己。在短期市場預期開始擾動長期投資邏輯時,最好的方法依然是立足產業視角長期思維,聚焦深度基本面研究,鑒別跟蹤公司長期競爭力的變化。
“在抱團股分化情況下,類似于估值已經基本回調到位,但基本面比較優秀的白酒龍頭,或者估值雖然偏高,但未來成長性很明確的個股,以及新能源產業鏈、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產業鏈、醫療板塊中創新能力強的CXO領域的核心資產,個人會比較看好。”向威達表示,那些在經歷了節后調整后,估值仍然虛高的個股以及估值和業績不匹配的個股,短期內需要謹慎參與。
長期白馬股投資價值大
一旦“超跌”是黃金機遇
究竟目前“閃崩”白馬股的長期投資價值有多大?受訪投研人士普遍認為,跌下來的優秀白馬股具備長期投資機遇。
“判斷核心還是其長期隱含回報是否有吸引力。不少公司的業績低于預期僅僅是階段性的,甚至僅僅是原來部分投資者存在不合理的過高預期,對于這類公司,跌下來當然意味著隱含回報的提升,更加值得投資。”張建勝直言,近期有些白馬股就是此類情況,原先過高的估值目前逐步落入合理區間,因此近期反而對此加大了關注力度。
胡志偉也表示,個人傾向于從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競爭能力兩個維度思考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但總體而言對長期的趨勢做判斷是勝率較低的一件事情。任何股票只要價格跌到充分“便宜”的程度,就可以考慮投資。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研究部負責人認為,從中期市場環境的視角來看,無風險收益率的上行趨勢未變,白馬股整體估值壓力仍在,因此較難有較大的超額收益。更多的可以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在其中精選業績確定性更高、性價比更合適的標的進行配置。
中融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趙楠表示,從上市公司成長路徑和長期投資的角度看,一個季度業績不及預期,并不能否認部分明星公司的長期價值,也不能掩蓋白馬股整體的穩健業績。優秀公司的成長會經歷磕磕絆絆,長期投資的過程也充滿糾結和耐心的考驗。在優秀公司發展的低谷期不失希望,在狂飆突進的成長期保持冷靜,投資者才能伴隨公司共同成長。
目前“擠泡沫”也給白馬股帶來機遇。王婧表示,從2017年以后,市場開始逐漸認同核心資產邏輯,這是個長期比較確定的趨勢,也是投資上勝率較高的策略。但短期的過度樂觀和無風險利率下行引起的估值過高,也會跟隨貨幣環境的改變而出現階段性擠泡沫,擠泡沫之后核心資產進入性價比較高的區間,反而是投資的最佳時機。
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也表示,從3至5年維度看市場的核心主線依然是消費醫藥和科技,這幾大行業的龍頭公司依然是我們最看好的。“如果估值調整到合理區間,我們會再次重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